民俗

设计落后影响旅游商品发展

2015-07-02 10:55: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SystemMaster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商品有了较大的发展,旅游商品设计也逐渐被重视。但从旅游商品销售的数量和游客对中国旅游商品的评价上可以看出,游客对旅游商品的发展还是不满意的。旅游商品品种少、质量差、同质化等仍然是游客普遍反映的问题。游客在境内旅游中仍然不愿意购买旅游商品,有些游客虽然在境内一年旅游多次,但购物额却为零。

很多地区每年投入大量资金鼓励旅游商品设计,却未产生明显效果。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旅游商品在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旅游商品的定义落后

众所周知,旅游商品是游客为旅游准备和在旅游中购买的非商业目的的商品。但是,恰恰就这么一个普通的旅游商品定义却很难被设计师接受。因为,设计那些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礼品和所谓带有文化符号的包装品比较容易,但要设计那些让游客喜欢购买的商品,如中国游客在国外大量购买的化妆品、电子产品、服装、鞋等就很难了。谁不愿意用省劲的方法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干脆不承认旅游商品的定义,再自己“创造”一个定义:旅游商品就是旅游纪念品。旅游纪念品包括钥匙链、帽子、文化衫、马克杯、本、扇子、U盘等,貌似也都有功能,但是到处都是这些东西,又有多少人会买呢?况且旅游纪念品只是旅游商品的一小部分。这种思路真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旅游商品的设计理念落后

经常听到一些设计师讲,旅游商品的设计应该满足游客需求。其实,旅游商品设计不仅仅是满足游客需求,还要引导游客需求。现在物质极其丰富,交通非常便利,物流非常发达,游客可以在住家附近买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商品的今天,新设计的旅游商品怎样才能刺激游客的购物欲望呢?从设计角度讲就是需要不断地创新。而且,创新不能仅达到满足游客需求的程度,而是要达到引导游客需求程度。

旅游商品设计追求的目标落后

多次遇到一些企业的负责人或设计师非常兴奋地告诉笔者,他们的某个商品被某某政府、单位、领导选中,作为礼品赠给谁谁谁。设计的商品销售出去本是件好事!但这些人继续说:“这个东西应该就是最好的旅游商品了。”笔者不禁要问:“游客买吗?游客会因为这是政务礼品而购买吗?”政务礼品是为小众设计的,政务礼品选择者的目的与大多数游客是不同的。而长期以来,很多旅游商品的设计者误把少数领导的意志当成了大众游客的喜爱。这种或多或少的奴性或媚性的追求影响了旅游商品设计。旅游商品应该为大众设计。

旅游商品的设计思路落后

现在到处都在谈文化,几乎到了如果张口不谈文化就是小学肄业的程度。很多旅游商品的设计师也在大谈文化,设计旅游商品的时候也一定要从文化角度去设计。实际上,游客出国时主要购买的恰恰不是文化商品,而是那些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旅游商品。可见,很多游客不是为了文化而购买旅游商品。相对于设计提高生活品质的商品而言,文化旅游商品的设计就显得容易得多。选几个景观照片,找几个文化符号,往现有的产品上一贴,美其名曰——文化创新。但这种“创新”太俗、太简单、太容易了。如果一个设计师足不出户就可以为全国各地进行各类文化旅游商品设计,这种设计公司与骗子有什么区别!别忘了,旅游购物完全是市场化的。面对这种“创新”,游客根本不买账。

旅游商品设计的成本观念落后

传统的在干大事、干好事的时候不计成本的理念仍然存在。一些设计师当听到要设计一个好的旅游商品时,就说应该不在乎成本。试问,市场经济下,什么商品可以不在乎成本?在此理念下设计出的旅游商品成本很高,销售的价格自然也很高,很多价格超过了游客的接受程度。为什么不愿意考虑成本呢?因为在设计时如果还要考虑制造成本就太难了。不考虑成本的设计只是画出“一张图”。如果考虑成本就要研究制造工艺、材料等。现在,又有多少设计师熟悉材料,熟悉制造工艺呢?

当然,即使设计出了一个好的产品,也需要最终的销售把它卖给游客,产品才能成为旅游商品。似乎也不能把商品销售不佳的全部罪责都安在设计师头上。但是,当你看到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在繁华大街上游客如云的商店里无人问津的时候,还能说这是因为销售渠道、销售策略不好吗?

多年来,设计单位、设计师们已经用了太多的借口来掩盖设计落后的问题。但在市场化下,数字和时间说明了一切。旅游商品的设计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事业,要按照旅游商品的理念去设计,设计出能够提高游客生活品质、引导游客消费、让大众游客满意和喜欢的旅游商品,真正扭转旅游商品设计落后的局面,实现旅游商品的发展和扩大旅游购物消费的目标。(陈斌)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