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防蟋蟀,这几招很管用

2016-08-26 15:18:5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SystemMaster

蟋蟀又叫油葫芦、促织,俗称蛐蛐儿、土蛰子、地蹦子,属直翅目,蟋蟀科,是一大类杂食性害虫的通称。这类害虫多数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5月间出土为害,6-9月间若虫、成虫盛发,咬食作物茎叶、花荚、果实及根部;其食性很杂,几乎所有农林植物都能取食。防治方法:

1、撒毒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60毫升,拌细土75千克,撒入田中,杀虫效果在90%以上;每亩用20%甲基异柳磷乳油20毫升,沙土50千克,水2.5千克,拌匀后撒入田中,2天后虫口减退80%以上。

2、喷粉。用2.5%敌百虫或1.5%甲基1605粉剂,每亩喷撒1.5-2千克。

3、喷雾。用20%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2500倍液,均有一定效果;喷粉、喷雾或撒毒土,均宜采用封锁式,即从田块四周开始,向田中心推进,使外逃的蟋蟀也能触药而死。

4、灌根。蟋蟀白天多隐伏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地皮裂缝或自然洞穴中;在大豆、绿豆、花生等寄主作物封垄后,将50%辛硫磷乳油对水1500倍,用552丙型或工农16型喷雾器拧下旋水片顺垄喷浇植株根部,杀灭效果极为显著。

5、毒饵诱。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分别拌入炒香的麦麸5千克,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施,每亩l千克左右(按干料计),8天后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5.1%及87.4%;每亩用20%甲基异柳磷乳油10毫升,棉籽饼和麦麸各2.5千克,加水5千克,制成毒饵撤施,5天后防治效果达90%以上;每亩35%甲基硫环磷乳油40毫升,拌饵料4千克,杀虫效果均在90%以上。

6、堆草捕。利用蟋蟀喜栖于薄层草堆下面的习性,将厚度10-20厘米的小草堆按5米一行、3米一堆均匀地摆放在田间,次日揭草集中捕杀;若在草堆下面放些毒饵或用直径3~5厘米的木棍捣成洞穴,则效果更好。这种方法不便于大面推广,但很适合在菜田应用。

7、灯光诱。利用蟋蟀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可使田间发生量明显减少。

8、人工打。在蟋蟀盛发季节,发动群众人工捕打,亦可消灭大量害虫。

(王玉堂)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