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茅草(VulpiamyurosC.Gmelin),又名鼠尾狐茅草,为一年生禾本科鼠茅属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和欧洲,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主要分布区域为北美退化草原,属于草原杂草。鼠茅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江西、广西、西藏及台湾等地,其生态适应性广,在海拔160~4200米的路边、山坡、沙滩、石缝及沟边都可生长。
鼠茅草属禾本科单子叶马尾型茅草,叶线状针形,丛生。针叶年生长量40~70厘米,最长可达103厘米。根为须根系,根生密集,根系分布层0~30厘米,最深可达70厘米,主要分布层0~20厘米,干旱园片主要分布层0~15厘米,能很好地利用果园土壤表层的活土层。
鼠茅草耐严寒,不耐高温,生育期为秋、冬和春天,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一般在9月下旬种植,10月中旬以后开始生长,直到接近11月底才停止生长并进入浅冬眠期,越冬苗高5厘米左右,翌年2月底3月初开始返绿生长,3~5月为生长旺季,5月中下旬,株高30~40厘米时即开始倒伏,6月中下旬,草株连同根系一同枯死,枯草厚度5~10厘米。雨季后,腐烂变薄,覆盖地面,不易点燃。鼠茅草不需每年播种,草种可以在成熟后自然脱落,自然萌发,只需3~4年播种一次。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