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蛋价持续走高 养殖户普遍盈利

2014-09-02 09:08:58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陈四化

一个蛋鸡养殖大户的“生意经”——

行情怎么变都不能“快进快出”

本报记者陈四化张培奇实习生范亚旭

“这两天鸡蛋价格稍微降了点,能卖到5.3~5.4元/斤。”8月28日,河南省安阳市龙凤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文广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养鸡场日产蛋3000多斤,通常提前两天就被客户订购了。最近蛋价好,公司每天的利润都有1万元左右。

从今年4月份开始,河南省的鸡蛋价格涨势明显,且呈现持续走高的态势。河南省畜牧局8月26日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河南鸡蛋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1.28元,比上周上涨5.52%,比上月上涨13.32%。与去年同期相比,鸡蛋价格上涨了34.9%,涨幅是近3年来最大的一次。

从1999年开始养蛋鸡的郭文广,见惯了这些年蛋价的起落,也积累了一套“生意经”:“市场有低迷也有高涨,我不会因为市场行情对养殖规模进行大的调整。效益不好的时候,得坚持;也不能看着行情好了就大规模补栏。”靠着稳扎稳打,郭文广的蛋鸡从一两千只发展到5万只,有养殖场,有孵化基地,还成立了禽业公司。

行情不好时,得坚持

眼下的这波行情,郭文广等了快2年。

“从今年4月份,商品蛋的价格开始上涨,效益才算出现好转。”郭文广说,去年由于受到H7N9的影响,鸡蛋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养了一年也没有挣到钱。

去年4、5月份,鸡蛋价格徘徊在2.8~3.0元/斤,而当时他养殖场鸡蛋的成本价在3.5元/斤。由于有固定客户,尽管鸡蛋没有出现滞销,但也要咬牙维持。

去冬今春,再度来袭的H7N9使禽业雪上加霜。在部分养殖户放弃养鸡、众多养殖户不敢补栏的情况下,郭文广做出了自己安排——分两批淘汰、补栏了4万多只蛋鸡。

“遇到效益差的年份,我一样会坚持发展,不会压缩规模。”在他看来,认识市场并不难。由于去年鸡蛋及鸡肉的价格不稳定,而且鸡蛋价格总体偏低,一些小养殖企业支撑不住,开始缩减养殖规模,有一些小的养殖户选择直接退出。受去年的影响,今年蛋鸡养殖总的规模小,供应量少了,在每年9、10月份消费高峰到来时,蛋价自然会往上走。此外,今年蛋鸡饲料的成本上升幅度较大,玉米的价格每吨要高出近600元钱,这也推动蛋价上涨。

这次补栏,郭文广不仅节省了一大笔买鸡苗的钱,而且将养殖场的产蛋率提高了15%。眼下,这两批蛋鸡陆续进入产蛋期,正好赶上了这波行情。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养一只鸡的成本投入大概是38元,一只蛋鸡从孵化出生到淘汰大概是500天,产蛋约17公斤,而饲料的成本能占到其产值的70%。加上其他的投入,最后大概能赚一只淘汰鸡的钱。正常年份平均在15元左右,今年的市场行情好,还能从鸡蛋中多赚点,一只鸡大概能赚25元。

从低点坚持下来、得到市场回馈的养殖户不只郭文广一个。

滑县老店镇马兰村的董自衡也养了10多年蛋鸡,现在规模达到了1.5万只。董自衡说,蛋鸡养殖不比投资机器设备,原料不足、价格不好可以停产,这一行即使想停也停不下,只能坚持着,想办法去解决资金问题。有的养殖户经济意识比较差,一看价格下跌、赔钱了就赶快撤出,但前期养殖投入资金比较大,一下把所有蛋鸡便宜卖出并撤出这个行业,当然会赔钱。现在,他每天的净收入都在3000块钱以上。

扩规模,要慢慢来

养殖业高风险,微利润,特别是小规模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差,一年的利润并不多,但想往大的方向发展面临不少困难。

“从我十几年的经历来看,总体上养殖蛋鸡还是赚钱的,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收入确实很可观。但对企业来说,挣的钱有一大半需要还银行贷款的利息。如果遇到市场行情低迷,又加上银行利息,那就基本上没多大利润了。现在有好多大集团公司开始往蛋鸡养殖行业投资,我虽然这行干了多年,但在资金实力上很难与他们相比。”郭文广说。

他的养殖企业是一步步成长的,十几年来规模也是在慢慢扩大,每年不论市场行情怎样,到春季补栏时都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补栏。与他同时起步的一些蛋鸡养殖场,有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0万只,但真正坚持干下来并达到他这种规模的却不多。

郭文广说,他一直都在想着扩大规模。“但不能看到行情好才去扩大规模,如果有了资金就适时去做。”在他看来,鸡蛋属于大众食品,养蛋鸡这一行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人干。“我早已经把蛋鸡养殖看作自己的事业了。”正因为如此,才能在市场的起伏中找准位置、把握好节奏。

凭自己的养殖经验,郭文广分析认为,今年和明年的蛋鸡市场行情不会太差。但是,随着蛋鸡养殖行业的资金注入不断增加,市场上鸡蛋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降低。他对好的行情,始终保持着谨慎乐观。

把好质量是关键

郭文广认为,蛋鸡养殖最重要的是科学管理。标准化的鸡舍里平时注重通风,保证鸡有一个好养殖环境;夏天时要安装降温设备,保证鸡舍温度适中;现在每周至少消毒3次,按照防疫程序来养殖,这样既防御疫情发生也保证了鸡蛋的质量安全。

“我对这个行业也有感情了。干的过程中争取把质量抓好,为社会做出放心的产品,为食品行业提供好原料,我对自己的鸡蛋负责,也是对消费者负责。对于我的同行,一般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厂都会严格把好质量关。”郭文广说。

滑县总畜牧师杨进槐告诉记者,滑县畜牧局经常请省疾病预防专家过来讲解关于预防疾病的方法,每个乡里都有防疫负责人员,全县选取了342个监测点,不定期监测。

“市场风险不好预测,但养殖行业如果能有保险公司加入,就能减少养殖者的顾虑。”郭文广说,面对市场行情不稳定、价格偏低时,大多数银行对养殖业的支持力度也不大,银行融资期限都比较短,一直以来资金问题都是阻碍企业扩大的主要因素。他期待养殖的政策性保险能更完善。

蛋鸡产能偏紧、养殖成本上涨

短期内蛋价将高位运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李哲敏李干琼张超

7月份以来,全国鸡蛋价格上涨明显,尤其进入8月份后,涨势有所加速,鸡蛋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据农业部对48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价格定点监测,截至8月第3周,全国鸡蛋零售均价连续8周上涨,累计涨幅达12.8%,涨至每公斤11.87元,超过2011年历史高位。目前,全国鸡蛋周均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超过20.0%,其中河北、山西、辽宁等10个主产省平均同比涨幅30.0%以上。从涨势来看,近期鸡蛋价格上涨明显加速,8月份第1周环比涨幅1.1%,第2周环比涨幅1.8%,第3周环比涨幅2.9%。

产能偏紧、成本上涨和季节效应是主要推手

总的来看,此次鸡蛋价格上涨既体现了季节性规律特征,也是产能偏紧、成本上涨等累积效应的现实反映。

产蛋鸡存栏下降明显造成市场供给偏紧。受去年鸡蛋价格低迷影响,加之春节前后H7N9疫情较重,造成蛋鸡存栏量曾经一度快速萎缩。今年4月份以来,鸡蛋价格回升明显,蛋鸡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增加,产蛋鸡存栏量月度环比上升,但要达到较高存栏量需要一个过程。加之补栏蛋鸡尚未全面进入产蛋期,使得产蛋鸡存栏量仍显不足。

据有关监测显示,2014年7月全国蛋鸡总存栏量同比下降约10.0%,其中产蛋鸡存栏量同比下降更为明显。此外,入夏以来蛋鸡开始进入“歇伏”期,产能也有所下降。

饲料、人工等养殖成本持续上涨。据农业部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7月份,全国蛋雏鸡平均价格为3.15元/只,相比去年同期上涨4.5%,与今年1月份相比上涨超过10.0%;玉米平均价格为2.56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上涨3.2%,与今年1月份相比上涨超过7.0%;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为3.15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上涨1.6%。另外,入夏以来的高温天气导致饲养疾病多发,疫病防治费用增加,进一步拉高蛋鸡养殖成本。

季节效应拉动消费需求增加。夏季天气炎热,居民食物消费偏向清淡,加之猪肉价格不断走高,鸡蛋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受到家庭消费的青睐,其替代性增强,带动市场需求上升。加之今年“中秋节”要比往年提前,进入8月份后月饼加工企业备货量增加,部分农村地区也有加工月饼的习惯,鸡蛋市场需求增加明显。

鸡蛋价格后市或将再创新高

根据鸡蛋价格波动周期规律,2012年以来的蛋鸡养殖低谷时期即将过去,下半年蛋鸡养殖或将开始进入上行周期,养殖效益将好转。

受4月份以来鸡蛋行情利好影响,近几个月蛋鸡存栏量连续上升,但短期来看,蛋鸡产能偏紧的态势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鸡蛋市场供给依然不充裕。随着9月初全国大中专院校陆续开学,鸡蛋团体消费需求增加。今年中秋节又提前至9月上旬,近期市场需求将增加明显。

养殖成本方面,受玉米饲料原料涨价预期的影响,必将会带来蛋鸡养殖成本的上涨。预计短期内鸡蛋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9月份可能再次突破历史高位,长期来看2015年也将是养殖效益较好的年份。

下半年蛋鸡养殖补栏仍需保持理性

目前,蛋鸡养殖效益较好,将会激发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据农业部监测显示,7月份全国鸡蛋零售均价与蛋鸡配合饲料的比价高达3.43:1,养殖户普遍盈利。随着补栏旺季到来,9、10月份蛋鸡补栏规模可能会出现明显增加,2015年上半年鸡蛋产能将会得到改善。

但在蛋鸡养殖持续利好的环境下,养殖户对市场预期的过于乐观和盲目补栏,易带来产能过剩,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引发新一轮价格下跌。建议蛋鸡养殖户不要盲目跟风,正确对待当前鸡蛋价格上涨,并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补栏,保持蛋鸡养殖行业合理利润。

把鸡蛋放进结实的“篮子”

房宁

鸡蛋涨价,大约在秋季,已是多年来的“规律”。但今年8月份以来,蛋价直逼6元/斤的历年高点。在笔者看来,这一伏笔其实在2013年春季H7N9疫情发生时就已经埋下,被“误伤”的蛋鸡养殖业恢复需要时日,而今春再度肆虐的H7N9又加剧其伤势。所以,今秋,上市鸡蛋会更少,涨价就是自然的事。

梳理这两年来的鸡蛋价格走势,就可以发现,蛋价受突发事件影响显著,而且价格波幅较大。以2013年为例,受年初H7N9流感疫情影响,鸡蛋消费受到抑制,蛋价连续下跌,到5月份跌至当年低点。疫情也加速了蛋鸡淘汰,打击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引起后市的供给偏紧。有数据显示,2013年有9个月蛋价波动幅度超过2%,其中有5个月超过4%。

蛋价剧烈波动,反映出蛋鸡养殖业在面对市场风险时的脆弱。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规模化水平不高。然而,提高需要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当突发事件对行业造成伤害时,提供现实的保护,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养殖业的风险主要有三块:疫病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就前两个而言,我们惯常的理解是,养殖业内部出现疫病问题,进而影响市场消费,影响产业发展。然而,近年来,威胁养殖业的疫病风险已经不仅仅来自行业内部,人类公共卫生事件正越来越多地构成养殖业的市场风险。不论“猪流感”还是“H7N9禽流感”,猪、禽卖不动都是因为人的疫情而“躺着中枪”。

西方有谚,“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说的就是要防范风险。蛋鸡养殖业同样急需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为鸡蛋编织结实的制度“篮子”。

首先,要加快发展家禽政策性保险。目前,安徽、江苏、广东等地已经开展试点,但多呈现散点状,且集中为灾害性补偿制度,即对因自然灾害和疫病造成鸡只死亡的补偿,对因重大疫情等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则涉及不多。广东清远市今年4月份试水政策性家禽保险,设计的附加险就着眼于市场波动风险补偿,这应当是个不错的尝试。在完善保险责任的同时,还应加大政府的保费补贴力度,不仅地方财政要加大扶持力度,中央财政也应当考虑将更多的养殖品种保险列入补贴范围,以提高养殖户参与保险的积极性。

其次,要继续完善鸡蛋期货市场。鸡蛋属于生产周期较短的农产品,市场对供需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去年11月8日,鸡蛋期货挂牌交易,被认为将有利于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吸引工商资本优化产业结构。但对大多数养殖企业、养殖户来说,对鸡蛋期货并不了解,在加强期货知识普及的同时,应出台措施,完善期货市场运行规则,使期货真正能够发挥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降低市场风险。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