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于阿荣旗广大群众来说,注定是一个充满发展激情的年份。走进该旗的城市、乡村,机关、企业,阵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潮扑面而来。
在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阿荣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自治区“8337”和呼伦贝尔市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发展思路,牢固树立“以旗为家,学会过日子,会过紧日子,过上好日子”的县域经济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富民强旗这一根本任务,突出改革创新这一核心动力,坚持农工贸旅多业并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宜居化“三化”融合互动,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发展,成功探索出一条非资源型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
站在新起点和新试点的基础上,阿荣旗提出了围绕多业并举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典范,围绕扩权强县争创改革创新典范,围绕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争创民生改善典范,围绕服务群众争创社会管理典范,围绕合力引领争创党的建设典范,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打造岭东强旗,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宜居城市、小康社会、幸福阿荣”的目标,正从“试点”向“示范”迈进!
破题:
养殖为主种植为辅
实现全旗肉产业大发展
阿荣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旗县,当地农民有养牛的传统,但囿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和品种,养殖规模小且分散,品种单一且落后。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有机、安全等成为消费者对牛羊肉品质的基本要求。阿荣旗紧紧把握住这一肉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结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政策支撑,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从传统的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为种而养”向以“养殖为主、种植为辅,为养而种、为加而养”的模式转变,最终形成各类致富要素集聚、多产业支撑的县域经济大发展局面。
目前,建成养殖小区(场)132个,发展养殖示范屯120个、养殖大户512户,新建万头肉牛育肥基地2个、牲畜交易市场1个,今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405万头只。全旗畜牧业综合产值达45.86亿元,畜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比例达到45%,畜牧业发展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跨越。
8月16日,得力其尔乡恒胜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张海军正在牛舍里干活。看到笔者到来,张海军高兴地说:“旗里出台了鼓励我们养牛的优惠政策,政府还给我们贴息从包商银行争取了贷款,我们今年准备大干一场!”在阿荣旗,像张海军这样准备“大干一场”的养牛户正在与日俱增,年初以来全旗新进育肥牛12000多头。
“呼伦贝尔市委、政府把阿荣旗确定为全市的肉业基地核心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阿荣旗委、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现在农民的养牛积极性非常高涨,我们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天天都忙着给养牛户新购进的牛建档案、做防疫,把服务工作做到位!”阿荣旗重点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巩祥敏说。
富民:创建国家农业示范区推动现代农业大发展
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阿荣旗以创建国家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加快园区、小区、项目区的建设,推动十大富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春耕前,在查巴奇乡团结村,百余名农民正在紧张的施工,测量定位的、清理沟渠的、铺设管线的……“还是膜下滴灌好啊,有了这个宝贝,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村党支部书记杨宝林带着农民干的热火朝天。
阿荣旗围绕富民产业发展和乡村资源特点,高标准建成涵盖规模种养、节水灌溉等18种类型的现代农业示范点120个、示范园区7个,实现了种植业进项目区、养殖业进小区、产业化项目进园区,全旗现代农业建设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加快推进。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8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5%。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74个。
8月20日,阿荣旗霍尔奇镇万亩玉米覆膜示范田里,一穗穗颗粒饱满的玉米迎风而笑。这原本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因为使用了现代农业覆膜滴灌技术,亩产从600斤提升到1200斤。村主任李绍文激动地说:“这都是旗里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阿荣旗深入实施“扶持产业、建设新村、改善设施、配套建设、延伸公共服务、提高素质、形象提升、管理保障”八大工程,打造了松塔沟村、东光村、小黑信子村等42个新农村示范村,并以每年建设不少于15个示范村的目标不断推进,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超过2万元。
走进向阳峪镇松塔沟村,远远就看到200多栋蔬菜大棚,规模颇为壮观。村里建起了养牛小区、养貂小区,成立了柞蚕合作社、养牛合作社、大棚蔬菜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通过“一村四社”的建设,村里的各项产业蓬勃发展,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
年初以来,阿荣旗加快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松塔沟村就是率先实现“十个全覆盖”的新农村代表。
阿荣旗还创新推广了种植、畜牧、农机、果药“一村四社”的合作经营模式,全旗40%以上的村实现了“四社”覆盖。全旗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412家,入社农户16520户,注册资金28亿元,带动农户60843户,年实现助农增收9823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比普通农民高出20%。
嬗变:
聚焦县域经济各项要素
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城市的发展,首先是外延扩张、总量做大的过程。农村的发展,重点体现在抓好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只有城乡统筹一体发展,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在阿荣旗,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是大西扩战略,这已经成为阿荣旗城市建设破茧成蝶、精彩嬗变的力量之源。步入河西新区,城市雏形已经初显:滨河景观大道和幸福大街气派辉煌,新区8条主次干道陆续建设完成并与老城区道路实现了无缝对接;阿伦中学正式投入使用,阿荣旗第一中学即将建成;占地36万平方米的凯蒙五鑫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已经开始入住;中蒙医院、社会功能聚集区等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大西扩战略为阿荣旗新增城市用地8.14平方公里,新区规划面积6.7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可容纳6万人居住。阿荣旗着力将新区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景观一流、现代宜居水平一流的典范。一个全新的阿荣新区正在“惊艳登场”。
在新区建设中,阿荣旗创造性的让水资源展现出无限风情。踏上景观大道西望,滚滚的阿伦河上,四道橡胶坝拦河蓄水,形成了大型城市水体,守卫着新区、滋润着新区、美丽着新区。在规划中的新区内,人工湖、湿地、景观河道点缀其间。阿伦河两岸的旅游、休闲、娱乐区即将从图纸走向现实,演绎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
城市建设的最根本的目标是让市民拥有最美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阿荣旗委、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2014年春节,霍尔奇镇后山根村农民李德军夫妇在崭新的楼房里过大年感觉幸福万分。“我家原来住得是一个40平方米的草房,冬天晚上睡觉时戴着棉帽还冷得不行,现在好了,晚上只盖一点被子就行了,住楼房的感觉就是好,这是我们新年里最幸福的事!”
阿荣旗还通过配套出台放宽农民进城条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按揭贷款、最低价保护等相应优惠政策,以村为单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自愿报名,统一团购,有计划的组织农民进城购楼,已累计实现农民进城7000余户,力争到2018年达到2万户。
加快岭东强旗建设的步履铿锵有力,阿荣人民正以创新的智慧、开放的姿态、蓬勃的气势,书写着县域经济发展与岭东强旗建设的辉煌交集。一座集多产业支撑的优势于一体,民族与现代元素交相辉映,集聚辐射能力强劲,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宜居城市,正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勇立潮头。
强旗:打造新型工业化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阿荣旗坚持把项目支撑和投资拉动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优惠政策,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打造成项目争取的密集区、择商选资的高端区、民间投资的活跃区、金融支持的重点区。2014年,全旗谋划项目204个,总投资260.66亿元;其中重点项目97个,投资178亿元。
阿荣旗建设了5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10平方公里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园区、10平方公里的呼伦贝尔阿荣商贸物流园区,实现产城互动。着力培育以蒙西集团、呼伦贝尔肉业集团为核心的两大产业集群,实现双轮驱动;打造煤化工和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两大基地,实现两翼齐飞;夯实一个现代农业基础,集中力量建好一座新城。蒙西新业编织袋、沐禾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中荣熟食制品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凯蒙中药饮片、胶原蛋白肽等项目开工建设;阿荣旗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总规获自治区批复,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工业园区道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
在迈向岭东强旗的纵贯线里,支撑阿荣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打造呼伦贝尔肉业核心区,培育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2013年7月16日,呼伦贝尔肉业集团在阿荣旗正式成立并挂牌,呼伦贝尔市长张利平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呼伦贝尔肉业集团成立揭牌,开启了呼伦贝尔肉业大发展的宏伟篇章。年初以来,呼伦贝尔肉业集团屠宰肉牛6.5万头,实现产值13亿元。
阿荣旗着力把呼伦贝尔肉业集团打造成产值超百亿的全国肉类行业领军企业,到2015年,可加工肉牛30万头、肉羊20万只,产值达到50亿元;到2017年加工肉牛30万头、肉羊300万只,产值达到120亿元。坚持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产业转型方向,全力支持呼伦贝尔肉业集团熟食深加工、屠宰生产线扩能、交易市场和养殖基地建设,做足做优下游产品,初步形成了覆盖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销售网络。
这些,都是阿荣旗工业不断注入重砝码的缩影。除此之外,阿荣旗还致力于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抢占县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并涌现着越来越多的闪光点:自治区级商贸物流园区、五金机电城、粮油仓储、利丰汽车城、库伦沟休闲产业基地、晓奇子水利枢纽等特色项目层出不穷,这些项目将在阿荣旗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演绎出生产性服务业、城市商业、旅游业的全面进步。(李玉琢 王建庭)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