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湖南益阳:二十年山乡巨变 村镇规划著华章

2014-08-26 10:03:49  来源:益阳电视新闻网

撤地建市20年来,我市的村镇由规划无序、无章,到现在的大部分村镇已设立了自己的规划图,规划理念已深深印入了每个村镇的骨子里,部分村镇规划也已纳入了城市发展的范畴。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如今全市大部分村镇已被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蓝图中,未来的村镇也将错落有致,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赫山区沧水铺镇老街是镇里最老的居民点,过去里面基本上是土砖平房,有许多房屋甚至成了危房,老街的管理也是杂乱无章。从2010年开始,沧水铺镇镇政府请求赫山区住建局对老街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四年的建设,现在的老街已经建成了114套11000多平米的公租房,漫步在公租房小区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老街已然变成了居民们的幸福家园。

赫山区沧水铺镇村镇建设站站长李国江:计划通过10年的时间,把这个片区改造成科学、合理、宜居的居民集中生活区。

在碧云峰村工作了大半辈子的村支书胡炳华见证了碧云峰村凤家塘从贫穷落后到现在发展富裕的全过程,他自豪地告诉记者,眼前这片已基本建成的居民楼几年前还是一片空地,从2009年开始,镇政府对这一片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布局并引进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市场建成后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还极大的改变了村容村貌。

作为曾经的千年古驿,如今的现代新镇,很难想像,沧水铺镇的规划编制曾经历过12年的"空白期",也就是镇区发展仅靠领导"拍脑袋"建设的阶段。那时的沧水铺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镇区"摊大饼"式盲目扩张,群众怨声载道。面对严峻的形势,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城镇建设 规划先行"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城镇,并于2009年委托城市学院编制了《沧水铺镇2009年-2030年城镇总体规划》,如今的沧水铺镇镇容整洁、街道宽阔、商铺林立、绿树成荫,镇区规划面积也从1991年建制以来的1.3平方公里扩大至现在的4.3平方公里。

赫山区沧水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哲杰:经过几年的努力,镇区建成"三纵四横"的交通格局,镇区人口达5万人,镇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力争打造一个宜居宜商、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草尾镇近年来的镇区建设也成绩显著。在新安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一片全部由农民居住的小区已初具规模,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低洼的梯田和几栋破旧的土砖房,2011年草尾镇镇政府对这里进行了规划部署,并于2012年开始建设,目前,小区已建成了11栋居民楼,入住居民220余户。

沅江市草尾镇新安村村会计彭新才:通过几年的建设,在这里建成14栋居民楼,1所幼儿园,1所村办公楼。

新建街是草尾镇有名的棚户区,在新建街生活了20多年的居民郭立斌见证了新建街棚改的全过程。站在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屋前,郭立斌说,自2012年开始,草尾镇镇政府对新建街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改造,把新建街内的旧房屋进行整体拆迁,并新建了全新的居民居住小区。

草尾镇在2004年以前是没有正式的城镇整体规划的,当时的镇区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镇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2004年,湖南城市学院为草尾镇编制了《草尾镇整体规划》,规划在充分考虑草尾镇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草尾镇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对全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如今,草尾镇的镇区面积已达2.5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初步构筑了"五纵四横"的城市交通网络,城镇功能日益完善。

沅江市草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治才 :到2020年镇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5万人,把草尾镇建成经济繁荣,生态宜居的环洞庭湖商贸重镇。

城乡规划工作作为城乡建设的先行者,对于我市地改市20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年前,也就是1995年统计时,全市共有122个乡镇,仅少数几个乡镇有粗略的总体规划,乡镇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20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城乡规划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如今,走在每个村镇的马路上,感受到的是一条条宽敞的街道和错落有致的建筑。据市规划局村镇科的同志介绍,20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使“全域规划、全面规划”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截至去年底,全市各区县市完成了城乡统筹专项规划,全市86个乡镇除少数几个乡没有完成乡规划外,其余乡镇全部编制了总规,预计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全市所有村镇的布局规划,完成106个农民集中居住点的建设性详细规划编制。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