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南湖区召开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暨“三改一拆”、违章猪舍拆除现场推进会,贯彻落实全省和嘉兴市相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区委书记孙建华强调,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与“三改一拆”、违章猪舍拆除,是南湖区现阶段发展的需要,三者相辅相成,要通过“三力”并举,不断提升南湖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会议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健主持,区领导谢立昕、赵群乐、张顺荣、徐军、陈天英、毛扣祥、马纪良参加会议。
当天下午,新丰镇净相村寿山桥组和镇北村几处违章猪舍和“一户多宅”点正在拆除之中,热火朝天的场面感染了与会参观者。而前一天,在孙建华的带队下,相关部门负责人赴东栅、余新等地,就“三改一拆”工作情况进行蹲点调研。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氛围正在南湖区形成。
截至8月15日,南湖区已完成“三改”面积104.31万平方米,其中拆除违法建筑列全市第二,拆除违章猪舍列全市第一,城乡面貌得到持续改善。但工作推进中,全区也存在不平衡性。现场会上播放的PPT显示,各镇、街道违法搭建仓库、“一户多宅”等情况仍较突出,违章猪舍拆除进度较之6月份明显放缓。“抓好‘三改一拆’、违章猪舍拆除,就是拓展发展空间,就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孙建华强调,这是南湖区现阶段发展的需要,更直接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
作为全国城乡统筹先进区,南湖区从2008年起启动了以“两分两换”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重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较好地提升了农房集聚,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了农户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但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看,还存在规划编制与实际结合不够、资金平衡难度较大、工作措施不到位、土地整治推进速度不快等问题,特别是“三改一拆”、违章猪舍的拆除,更影响了统筹城乡配套改革。
孙建华强调,目前,“三改一拆”到了关键节点,违章猪舍也进入攻坚扫尾决战期,一旦松动,之前的工作就会功亏一篑,甚至造成反弹。各拆迁主体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做到全面拆除,以体现政府应有的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
孙建华强调,下一步,要狠抓重点,强攻难点,全力破除当前各项工作瓶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项系统工程,已列入南湖区近期需要突破的重点改革项目。针对全区每年需要翻建和新建农民房数量较大的现状,当前重点要做好农民建房和土地整治工作。
在现行规划“5+18”大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南湖区将适当增加布点数量,形成“1(新市镇社区)+X(城乡一体新社区)+特色村落+远期整治点+近期整治村落”的分类发展模式,前三者将长期保留,后两者将分阶段予以撤并,最终初步形成“5个中心镇社区+20个居住点+107个自然村落”的规划布局。对到“1+X”规划点集聚和放弃宅基地住房的农户,将给予合理补偿。同时,狠抓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农户建房审批管理,用刚性执行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借力全省大势,围绕“无违建”创建目标,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掀起“七路四河”重点领域“拔钉清障”行动,整合各种力量强力推进“一户多宅”等重点难点违法建筑和已曝光典型违建的拆除。“无违建”示范镇、街道、村、社区要加快进度,确保8月底前能自查达标,分别迎接市、区验收。在前期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各镇和联挂部门要争分夺秒,一鼓作气,确保9月底前基本拆除全区所有违章猪舍,并加快推进复垦验收。
孙建华强调,为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区级领导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联挂、联系、督查等职责,帮助基层出点子、想办法,亲自参与到重点领域攻坚。区级联挂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基层,牵头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镇、街道和村、社区切实承担起落实责任,各级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群众自觉拆、主动拆。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各主体、执法部门要用足用好执法权限。同时抓好拆后利用、禁新控新等工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形成“1+X+特色村落+远期整治点+近期整治村落”的农房集聚发展模式,村庄初步按“5+20+107”布局。
●强势推进“三改一拆”,掀起“七路四河”重点领域“拔钉清障”高潮,重力推进“一户多宅”等违法建筑拆除。
●“无违建”示范镇、街道、村、社区,确保8月底前自查达标,分别迎接市、区验收。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