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巫山:坚持生态涵养发展 建设幸福渝东门户

2014-08-22 10:25:17  来源:巫山新闻网  作者:向永蓉

(记者 向永蓉) 2012年2月,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和幸福渝东门户”,要把城市当做客厅来打造,把客厅当做景区来经营,把景区当做精品来建设。几年来,全县立足做活城周山水,以朝云、暮雨、文峰、高唐四大公园及江东组团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城市精品并取得喜人成就。
据了解,江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已完成,即将启动对早阳旅游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工作;旅游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已进入二期建设;朝云、暮雨公园进入二期工程建设;文峰公园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二期工程正在启动之中。望霞公园改建工程已启动。
目前,巫山正依托江东新城、隆鑫三峡国际度假区、职教工业园拓展区、早阳服务区、白水河生态工业园、龙井货运物流园,加快城市拓展,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助推城区与园区融合发展。
美丽乡村新画卷

(记者 卢先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最近,我县官渡镇、红椿土家族乡荣获重庆市“最美乡村旅游度假村”。
绿树丛中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房屋,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走进具有浓郁土家建筑风格的农家小院,村民会热情地邀请你品尝瓜果,和你聊家常摆龙门阵,兴致来了还会唱上几句土家歌谣——这是8月19日,记者在红椿土家族乡感受到的一幕。“10年前,这里没有一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全场镇只有一家小餐馆。5年前,这里的房屋超过3层的也才有几栋,能吃饭住宿的店铺有两三家;街道上全是运输煤炭洒落的碳泥……”吃过晚饭,坐在自家经营的百货商店门前,张全恩与记者拉起家常,“现在看一看、数一数,我们这里不仅房屋变得漂亮了,而且高档的农家乐不下10家,其余的也都经营起了小生意。”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夜色下的红椿场镇,在一排排红灯笼的照射下,显得宁静而又不失繁华。
在村民感叹生活环境发生大变化时,他们却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县委、县政府全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结果:2013年,县委、县政府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建管并重、改危改观”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村容镇貌大改观、巴渝风貌大彰显、人居质量大提升、旅游发展大促进”的目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发展线,生态保护线,旅游开发线,生态移民搬迁线,城镇化推进线,基础设施提升线”六线有机结合,推进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按照‘一镇一规划一图集一特色一方案’的要求,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改造,不能超前建设。”县委书记何平对美丽乡村建设明确提出要求:“巴渝魅力”要紧贴实际,符合时代特色,体现渝东传统民居风格;“美丽乡村”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坚持自然、协调、美丽、整洁的原则,与城市要有差别,走差别化发展道路。
在此要求下,原来红椿场镇老街土木结构的房屋,变成了现在土家族房屋风貌建筑:仿徽派古墙、坡屋顶青瓦屋面、雕花木格窗、八步挑……街道上花木成行,街灯耸立,街道整洁,环境靓丽。
该乡党委书记王军对记者说,红椿乡的特色,就是根据土家文化的特点,明确把红椿打造成“森林里的土家风情小镇,养心、养性、养身胜地”。
为此,红椿乡借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东风,近年来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家风情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不仅让当地农民“坐在家里也有钱赚”,还让前来游玩的游客看着青山绿水进食,枕着鸟语花香入眠,放松身心。
游客纷至沓来,让红椿土家族乡场镇的许多老百姓尝到了甜头。许多农家乐从最初起步时为客源犯愁,到如今节假日、黄金周手机响个不停,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一家名叫椿树苑的农家乐老板说,每年夏季,到红椿休闲纳凉的游客大增,若不提前预定,则一房难求。“现在,我们正在开发高山生态旅游房产,要让更多的游客到红椿来,感受美丽乡村的味道。”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