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贵州织金:三化同步加快县域经济 统筹城乡百姓就业

2014-08-18 10:25:54  来源:贵州日报

千里乌江从贵州最高峰韭菜坪两侧分南北源头倾泻而下,到清镇、黔西、织金三县交界的三岔河段交汇。就在乌江南北两源交汇包容地带,28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织金这个拥有丰富矿产、生物、旅游和人力等的资源大县,在党的十八大共筑中国梦的时代精神感召下,以快捷而坚实的步伐,三化同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统筹城乡谱好百姓就业新篇章——

项目带动:掀起工业发展热浪

“溶洞王国、煤海磷都、竹荪之乡、百泉古镇……”地处乌江上游的织金县,是一块“聚宝藏金”的地方。仅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的有煤、磷、重晶石、铁矿、铝钒土等26种。其中: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热稳定性较好的优质无烟煤储量129亿吨,占贵州省总储量的20%以上,有“西南煤海”之称。磷矿储量13.48亿吨,占贵州总储量的54.4%。其它各类矿产品储量也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织金县充满“后来居上”的发展魅力。机遇,终于在国家产能政策和贵州“两加一推”的东风中破冰。

2009年以来,织金县经过选商,引进了国电织金项目、中石化贵州织金煤化工项目、华桂钼镍以及大型煤炭开采集团前来“淘金”,紧靠乌江的八步、茶店、绮陌等乡镇,坐拥水资源和交通枢纽等优势,摇身变成了织金县经济开发区,2013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5个千亿元级产业园区之一。整个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50.2平方公里,分为织金电厂、煤化工区、磷化工区、建材厂、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及年产480万吨的文家坝煤矿、年产240万吨的肥田煤矿、年产90万吨的戴家田煤矿等大小煤矿。

春风得意马蹄疾,良好的投资环境助推项目进展。其中,国电织金电厂投资120亿元,规模为4×660MW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7.5亿元,利税3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0多亿元,计划第1台机组今年内建成试运行,与此同时,计划总投资520亿元的中石化贵州织金煤化工项目已于2013年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路条”,可研报告、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职工宿舍等前期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华桂钼镍项目一期建设年处理10万吨钼镍矿生产线,概算投资2.8亿,已于2013年5月投产;二期工程投资3.2亿元,计划于2014年完工。二期工程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创利税6亿元,可解决2000人就业。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织金县已建成园区面积15平方公里,标准化厂房70万平方米;百亿元以上项目3家,10亿元以上项目11家,亿元以上项目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家。2014年预计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60亿元,实现增加值60亿元。

产城互动:满足群众安居乐业

工业化催生城镇化,织金县通过产城互动吸纳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在减少农民的同时实现富裕农民。

从织金县旧城区分别沿三甲、绮陌两乡镇行走,直抵八步、茶店两乡镇,交通、城建、工业园区建设,改写着过去的井田阡陌、瓦屋炊烟的乡村画面。三甲一线,起于织金县城,止于厦蓉高速的织金洞互通联络点,全长10.529公里,路基宽40米的三甲大道毛路已经打通,三甲城市综合体、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供水工程、污水处理项目等如火如荼进行。绮陌一线,长20余公里、宽32米,从织金旧城区经绮陌接厦蓉高速到八步、茶店的“金洪大道”正抓紧施工,东伟服装、凯马汽车、华桂钼镍、国电织金电厂等大项目基本成形,规划了5万城镇人口的八步茶店副中心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工业化、城镇化,必然会带来农民失地。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县委书记崔英魁说:“煤化工、磷化工、发电厂这些是高科技项目,用工需求不大,这就需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农民在家门口挣钱,同时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

对此,织金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东伟服装和凯马汽车两家国内强势企业。

凯马汽车项目于2013年5月启动建设,概算总投资25亿元,由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投资,预计2014年底正式投产。该项目建成后,年产汽车及农业机械10万辆以上,企业用工可达5000余人。

东伟服装项目于2012年9月启动建设,概算投资20亿元,2013年10月试生产,目前建成生产线60条,员工达4000余人。今年将建成150条生产线,生产服装将达1200万件,实现产值30亿元左右,用工1万人以上。还将在15个乡镇50个村设立分厂,累计可解决就业4—5万人。

于是,织金县以“交通开道、产城互动”的现在进行时,跳出面积9平方公里的旧城,向面积50平方公里的新城发展目标迈进。

现代农业∶托起农民增收蓝天

织金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现代农业也迈开了大步。该县紧扣助农增收这一目标,充分利用地域、气候、水利等有利条件,着力培育蔬菜、竹荪、花卉、茶叶、烤烟、畜牧等农业产业,并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该县蔬菜业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从山东寿光引进的织金九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培育出50多种果蔬,成为沃尔玛、北京华联等大型超市蔬菜供应商;投资3.5亿元、占地2000亩的竹荪科技产业园已建成;禾丰农业有限公司在上坪寨乡规划建设了占地400亩的蔬菜种子培育基地。目前,全县初步构建了蔬菜制种—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

工业化、城镇化的人口聚集生活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一个个迈向小康的村庄。在熊家场乡白马村,良好的生态、通村油路、黔西北民居、院坝硬化和连户路硬化、农民休闲文化广场等现代文明设施,展示着这个村生态文明的美丽画卷。目前,村里于2012年引进了毕节中城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4.98亿元建综合集运站一个,目前已投资8000万元。于2013年引进了投资1亿元的生态食品园一个,以龙头企业带动养殖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织金县作为百万人口大县,要实现全面小康,要围绕着抓大项目,解决群众就业方面来谋划。”崔英魁说,产城互动,三化同步,不仅要富财政,关键要解决农民就业。从织金资源的角度看,矿产资源是资源,富裕的劳动力和西部广阔的市场也是资源,除了抓好矿产资源的开发,更要抓好其它产业的开发,尤其要抓好劳动密集型工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解决失地农民和当地农民就地就业。这样一来,三化同步实现的是农民的全面小康。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