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社科院:城市住房拐点或2020年后出现

2014-07-30 09:04:34  来源:中国网   作者:邹春霞
2014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城市房价由全面上涨转为普遍微跌。中国社科院昨天发布报告称,楼市长期拐点尚未出现,但短期下跌不可避免。报告预测,拐点大致出现在2020-2025年间,届时城市住房将不再具备快速增加的条件。

报告指出, 2011年以来,中国楼市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的总体态势,2014年上半年,全国住房成交量萎缩明显,库存水平继续提升。统计显示,1-6月,中国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下降明显,分别减少7.8%、9.2%。同时,库存增长较快,到2014年6月底,新建商品住房待售面积增加至359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大城市的商品房存销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上半年各月均达到10个月以上,4月份高达17.7月。报告指出,楼市供求形势正由供不应求向阶段性、结构性过剩转变。为消化结构过剩与阶段性高供给,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或将进入为期2-3年的调整期。

报告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住房市场不会出现断崖式的需求崩溃,但有可能会出现重大结构性调整。总体来看,由于人们改善居住条件的动力仍然强劲,人口流向也没有出现显著的宏观拐点,因而中国还不会进入住房普遍过剩时代。不过,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指出,一些房价高、前期开发量大的二、三线城市,可能发生局部崩盘。报告预测称,2015-2030年中国城市住房需求的总体走势呈现出“上升—平稳—下降”的“倒U形”特征,拐点大致出现在2020-2025年间,届时中国城市的住房需求将不再具备快速增加的条件。

近期,诸多城市放松限购令,甚至有部分城市明确发文。报告指出,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松绑限购的可能性不大。倪鹏飞表示,这些城市公共服务较好,解除限购,可能会带来问题。

报告认为,在2010年以来限购政策的作用下,二线城市和热点三线城市投资投机性需求基本被挤出住房市场,经过将近4年的调整,这些城市住房市场供求结构趋于平衡,购房者预期在市场趋于平稳的状态下也逐渐趋于合理,住房市场进入自我调整阶段。报告指出,限购政策,作为行政性调控手段,应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适度调整甚至取消。报告建议,逐步放松这些城市限购,通过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促进住房市场的深化调整。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