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集中发展”的战略,使越来越多的鄂托克前旗农牧民富了,住上了别墅,开上了汽车……“但不能让农民富了口袋,空了脑袋。千方百计为农牧民找乐子,提升农牧民的幸福指数,让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是我们当仁不让的责任。”鄂前旗委宣传部部长高鹏如是说。
怎么才能让农牧民真正“乐”起来,鄂托克前旗为农牧民找出了四点“乐”。
“乐”有场所。2011年城乡统筹建设以来,鄂托克前旗财政资金积极向农牧区倾斜,累计投入农牧区基础文化建设资金2700多万元。全旗四个镇均设立了镇综合文化站,绝大多数镇、社区开辟了文化健身场地,将农牧民从田间地头、工地车间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
“乐”有人带。鄂托克前旗实施文化人才城带乡、结对子工程,发现和培养了很多农牧区文化带头人。如今,已有二百余位民间文艺骨干挑起了繁荣农牧区文化的大梁,全旗大大小小的嘎查、社区常年活跃着80多支农牧区文艺演出队伍,一年的农牧区文化演出能达到1000多场次,惠及3.5万多农牧民朋友。
“乐”在其中。鄂托克前旗积极引导农牧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再从“参与者”变成“爱好者”,使得全民参与共建,农牧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自娱自乐模式在全旗遍地开花,让农牧民真正成为农牧区文化舞台的主角。
“乐”有所得。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农牧民真正从内心需要它。鄂托克前旗在开展农牧区文化创建过程中,注重为农牧民提供有价值的文化产品,让农牧民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可以懂礼数、长知识、学本领、促发展。
予民以乐,就是授之以福。农牧民乐了,乡风淳了,家家思齐,人人向善。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