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城口:教育之花别样红

2014-03-28 12:24:15  来源:《城乡统筹》  作者:牟小燕 阮晓芳

群山沟壑中,不时见到一排排崭新、漂亮的房子,让人眼前一亮,这便是一所所散布在大巴山深处的学校,可以清楚的看到,宽阔的操场、敞亮的教学楼、舒适的宿舍一应俱全。现在城口的孩子们,不仅“能上学”更能“上好学”了。

振兴城口,教育先行。城口县委、县政府谋划教育发展大计,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办山区特色教育,探索出一条教育均衡、和谐、内涵发展的新路。

均衡教育保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将“办人民满意教育”放在改善民生的六项任务之首,凸显出了教育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教育的均衡发展既是党赋予义务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也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党政治纲领和执政宗旨的具体体现。要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障教育的均衡发展是首要工作。

该县立足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主要以薄弱学校改造、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挖掘学校自身发展的内涵,以实施校舍安全为契机,高标准、高起点,集中精力抓中小学建设,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教育打下基础。

山区办学难,办特色教育更难。据了解,该县以“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办学特色为动力。制定学校特色建设规划,营造了以文化养成为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3150模式’的咸宜小学;以射箭基地为龙头项目,体育为特色的庙坝中学等特色学校。为实现城乡师资统筹,该县初步建成“县—乡—校”三级培训网络,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培育出了一批骨干教师,完善了师资配套。

未来,城口将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计划投入11957万元,到2015年建成乡镇普惠制幼儿园37所,解决农村儿童“入园难”问题。

惠民工程利民生

对于偏远山区,留守儿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如何让留守儿童过上更好的生活,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读书,是该县教育惠民的重点。为此,城口县着力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政治、人格品质、心理情感、行为养成等方面教育,并落实营养补助专项资金,理好膳食计划,让学生每餐都营养健康,全面提升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水平。据悉,2012年已有27689人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

目前,全县建立起从幼儿到高中阶段以及中职的贫困学生全覆盖保障机制,现共资助家庭困难学生2.2万余人次,资助资金达3200余万元(包括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并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计划,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爱心午餐”全覆盖......一项项惠民工程让无数的孩子们实现了自己的上学梦,也为不少的家庭点燃了希望之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全面落实“减负提质”精神,彻底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了山区教育的内涵质量。截至目前,小学、初中学生入学率和毕业率均保持100%,职教学生就业率达100%。中高考屡创佳绩,今年普通高中高考上线率达到96.2%,本科上线率达48.6%等。

城口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路上,该县走在教育前线的一批领导团队,正满怀热情,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勤政务实的作风,奋发有为地创新教育,实现城口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