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的机器声、来回“奔跑”的运输车、建筑工忙碌的身影……近日,记者在重庆高职城施工现场看到,无论是道路建设,还是院校开工平整,都掀起了一场“多点开花”的建设热潮,交织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记者从重庆高职城管委会获悉,位于龙洲湾片区的重庆高职城,目前正式签约入驻7所院校,一组团2.3平方公里已完成院校布局,基本形成工、经、管、艺、教、医等多元发展的学科结构。
“职教强区”
打造西部职教高地
重庆高职城是重庆市十大城市片区中龙洲湾滨江片区的重点项目之一,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以箭滩河为界,分为云教育产业园(虚拟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园(实体教育)两大板块,计划总投资495亿元。“这里吸纳了10多所大型职业院校聚集,将超过10万学生在此学习生活。”重庆高职城相关负责人说。
“这里将形成‘西有大学城,南有高职城’的格局。”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高职城围绕“融合、开放、生态、智慧”四大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目前已有重庆大学城市管理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等多所院校签约入驻。
据介绍,重庆高职城与西永的大学城将实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错位,以完善我市教育格局。同时,与永川、万州职教城的以中职为主不同,市政府明确了重庆高职城以高职为主的定位,入驻院校包括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打通职业技术教育通道,构建技能人才的“立交桥”。
“高职城以培训蓝领技工为主。”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重庆高职城重点培养工业、生产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所需技工为主,包括汽车摩托车制造、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文化艺术、卫生护理等多个行业。
“技术蓝领”
职教生成“抢手货”
“我2006年在巴南职教中心汽修专业学习,还未毕业就被企业录用了。”梁龙庆是丰盛镇桥上村人,父母在家仅靠务农和做零工维持生活,一年家庭收入仅有五六千元。
“现在想来,我的选择没有错。”梁龙庆告诉记者,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他选择了就读职教中心汽修专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汽修实用技术,并在全国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因为技术过硬,还未毕业的梁龙庆就和几个同学一起,被商社德奥4S店录用了。
据重庆高职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高职城将成为全市集中打造职业技工培训的基地,这种模式,也是仿效全球制造业强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而 进行统一规划和打造。作为欧洲国家,德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能率先走出,其发达的制造业以及过硬的技工储备和成体系的职业教育培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致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显然离不开大量蓝领技工的支撑。
据统计,我区职教生就业率超过98%。
“园校互动”
为重庆各行业输血
“职业教育就是培训技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实现就业。”该负责人介绍,技工教育离不开大量实践,为此,我区也将高职城的建设与相关产业进行了充分融合。
记者从巴南经济园区了解到,目前与北部新区汽车城遥相呼应的巴南千亿汽车城项目已全面启动,整车50万台、发动机60万台的长安铃木二工厂已正式投产。同时,为重庆市笔电产业配套的界石数码产业园、公路物流基地等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重庆高职城将实现校企互动,从而提高技工培训的实用性。”该负责人介绍,由于我区得天独厚的制造业基础,高职城未来将是全市产业与技工职业教育培训融合最充分的教育平台,将为全市乃至全国各行各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蓝领大军。
除此之外,10余所职业院校将实现资源共享,从图书馆、操场、教室到其它硬件,以及各类教育软件都将实现共有,而涉及10万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后勤保障则将 交给社会。“重庆高职城将建成集教育、实训、技术研发、居住、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校融合’典范。”该负责人说。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