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推进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7年的发展之后,这一改革试验应该如何深化?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李铀建议把成都经济区全域纳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8市全域纳入全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
这一建议提出,扩大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范围,将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雅安、资阳、遂宁、乐山市在内的成都经济区8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域纳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利于探索统筹城乡和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
李铀表示,这一措施将有利于打造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同时,还有利于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
将成都经济区全域纳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利于成都与周边7市实现一体发展、共建共享繁荣,符合国家改革试验的目的。
“若仅以成都市作为试验区,试验范围明显太小,改革政策涵盖面太窄,其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将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将改革实验区范围扩展到成都经济区全域,将更加有利于探索以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一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经验,逐步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
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李铀认为,扩大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范围是有一定基础的。
早在2010年,成都经济区8个市就已签署《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它的签署标志着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开始起步,也标志着成都经济区的合作从过去“点对点”的双边合作,正式步入了“抱成团”的多边合作。
加之眉山、资阳与成都实现了通信一体化、共建了工业集中开发区等举措的一一实现,标志着成都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