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洗澡顺序也有养生诀窍

2013-12-10 17:20:24  来源:新浪健康综合  作者:晓凤

这几年,中国老百姓都特别关注养生。很多中医专家在大家传授养生经验的时候,几乎都会说到:其实,真正的养生都在生活的小细节中。行住坐卧,吃喝拉撒,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人的健康。健康的身心,都是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而来的。洗澡是我们每一个人,经常要做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件亿万人天天要做的事,我们有没有好好去了解和学习过关于洗澡的细节。先洗头还是后洗头?水温多高才合适?或许你我都是凭感觉,从来都没有去注意过这些。可是,日本每年因洗澡不当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1.4万人却警醒了我们。现在,我们不妨花一点点时间来好好地重新学习一下该怎么洗澡。

什么洗澡顺序最养生

正确的洗澡顺序:洗脸、洗澡、洗头。

沐浴序曲之一:洗脸

为什么要把洗脸放在第一?原来,当你进入淋浴房后,热水一开,就会产生腾腾蒸气,而人体的毛孔遇热会扩张,所以如果当你在此时没有先将脸洗干净,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便会趁你毛孔大门开启之时,潜入你的毛孔。久而久之,你的毛孔便会被这些脏东西挤得越来越大,占据着本不应该属于它们的领地,你脸上的痘痘也会愈冒愈多,但绝不要相信别人对你说的青春美丽疙瘩痘

此外,不要以为晚上睡觉就不会被灰尘攻击,所以一天内洗脸的次数就应是:起床一次、午休前一次、晚上洗澡前一次,一共三次。沐浴时洗脸要用温水,因为若长期使用偏高温度的水,会促使皮肤老化,所以为保持皮肤的青春请一定要用温水洗脸。

沐浴序曲之二:洗澡

洗澡时水温可以偏热,这样能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扩张毛孔,将身体汗垢彻底排出。人体每排出一公斤汗水,约可带走540卡热量。让自己在摄氏40度的热水里淋浴10分钟左右,就可消耗200卡热量!在轻松的沐浴中愉快地减了肥,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并且保证通风良好。洗澡时,闭上眼睛,尽量放轻松。让喷头在肌肤上来回挥洒,一番沐浴完毕,肌肤与心境都能得到充分的解压。

沐浴序曲之三:洗头

头发在蒸气的氤氲中得以滋润,此时,洗头的最佳时刻就已来临。

先将头发在水中充分湿润后涂上洗发水,把头发置于顶部搓揉片刻,用清水冲洗,切记一定要冲洗干净,再均匀抹上火局油膏或护发素,轻轻按摩三到五分钟,用宽齿梳梳顺,洗净。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淋全身。自此,水浴美女的沐浴三步曲就宣布大功告成了。

洗澡的正确方法

洗澡别搓澡:正常皮肤表面有由皮脂腺、汗腺分泌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形成的酸性保护膜以及角质层,只有0.1毫米厚,呈弱酸性,但它却是阻止病菌和有害射线入侵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层死皮肤更换速度缓慢,最快的也需要十多天。洗澡时如果用毛巾在肌肤上反复用力搓擦,很容易损伤皮肤,使表皮角化层过多脱落,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甚至发生皮肤瘙痒,还会让病菌和有害射线乘虚而入,使人易患毛囊炎、疖肿等多种皮肤病

干燥冬季洗澡的次数不宜过多 每周12次足矣

冬季干燥的天气,很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特别是晚上睡在暖和的被窝时,总感觉身上又痒又扎。这是怎么回事呢?

引起瘙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皮肤干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永生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冬季天气寒冷干燥,人体内皮脂腺分泌物排出就会变得困难,使皮肤干燥明显加剧,尤其是老年人。

很多人认为,皮肤痒时洗个热水澡或用热毛巾擦一擦,可以解痒,但结果往往是越热越痒。这是因为热本身对皮肤就有一定的刺激,会使瘙痒加重,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让人不由自主地去抓挠,这也是为什么被窝越暖和,皮肤越痒的原因。因此,晚上睡觉的时候千万别捂得太严,如果家里暖气太热,可以稍微开点窗户,也可以用加湿器或种植花草的方法来保持适宜的湿度,以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

为了避免皮肤瘙痒,刘永生还建议大家,冬季洗澡的次数不宜过多,每周1—2次足矣。洗澡时少用碱性沐浴液,如果皮肤特别干,最好用清水洗。洗完澡后,涂一些保湿效果好的润肤霜。另外,贴身衣物最好选择柔软的纯棉制品,少穿化纤类衣物,并且要勤洗勤换。在饮食上,冬季要注意少吃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适当增加食物中脂肪的摄入。

洗澡太频小心乏脂性湿疹。每天洗澡,却越洗越痒,到医院一查,因皮肤太干患上了乏脂性湿疹。专家提醒,冬天天气干燥,皮脂腺收缩,洗澡太勤会使皮肤更干,市民应适当减少洗澡次数,以免患上乏脂性湿疹。

编辑:小鱼 责任编辑:刘洋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