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久穿高跟鞋危害大 护理足部教你5招

2013-08-20 14:41:18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作者:李菁菁

对于女人来说,高跟鞋是性感的必备武器。只要穿上高跟鞋,女性身材的曼妙曲线轻而易举地就显现出来,女人味十足。似乎女性所有迷人的优点,通过一双高跟鞋就可以展现出来。但是我们在关注如何增添自身魅力的同时,不要疏忽了足部的健康,别让健康为你的美丽买单。

英国大学足病科的研究人员调查了2000名参试者,结果发现,28%的女性在穿高跟鞋1小时6分钟零48秒后,就感到双脚明显疼痛,20%的女性表示,只要穿上高跟鞋10分钟,就已经难以承受疼痛。即便这样,也有近一半的女性忍着疼也要穿高跟鞋。

穿高跟鞋除了伤脚,还容易出现腰痛、颈椎病、膝关节磨损退化等,因此研究者建议,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即使需要穿,鞋跟也不要超过5厘米,每天穿着时间最多4个小时,穿高跟鞋的第二天应该换成平底鞋,给脚一个放松的时间。

常穿高跟鞋如何护理足部

1、细致入微的关怀

对于这些疼痛,所有的高跟鞋女士都深有体会。有人会非常怜惜自己,懂得爱护这个“第二心脏”,也有人根本不关心穿高跟鞋带来的伤痛。目前,专门针对“足踝疾病”的门诊还不多,大部分女士忍着高跟鞋带来的痛,忘记了给它细致关怀。

2、不要忽略疼痛

疼痛是身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所谓的有害刺激就是那些强度足够导致组织受伤或者避免导致损伤的刺激。比如刚穿上一双新的高跟鞋,皮质比较硬,鞋头有点尖,穿不到半小时,脚趾头都疼痛难忍。这种痛就是一种警告性刺激,它告诉你接下来的伤害你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你继续坚持,可能会磨出水泡,可能会长出鸡眼,可能会导致拇趾外翻……

只要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士,都多多少少忍受着持续疼痛的折磨,而这种疼痛不光是对你健康状况的一个提醒,还会影响到日常的情绪,会让你烦躁不安,易怒,易放弃。瑞典的一名科学家发现,穿高跟鞋与患精神病竟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穿高跟鞋会阻碍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使得精神紊乱。

足部的疼痛往往不会在一夜休息后就消失,轻度的外伤可以等待皮肤愈合,但是长期穿高跟鞋导致的足部畸形和神经性疼痛,都需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矫正和治疗,千万不要对这种疲劳后的疼痛视而不见,小心小疼痛带来大麻烦。

3、鞋跟不要太高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美国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人员告诫女士们,鞋跟高度不宜超过6厘米。鞋跟的高度选择不仅要看它的美感,更应该注重穿着的舒适度。

不可否认穿高跟鞋使女性的身材看上去更加令人满意,显得体态轻盈,腿部线条轮廓更美化,臀部肌肉也会收缩,胸部自然挺出,一副丰乳肥臀小蛮腰的样子。然而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鞋跟在3厘米左右对身体有益无害,但是一旦超过6厘米,脚踝和膝盖的负担会非常大,小腿及腰背很容易感到疲劳,如果鞋跟超过10厘米,那么无论是站立或者走路,脚、脚踝、小腿、腰椎和颈部都会很不舒服。

在我们的“职业女性高跟鞋调查”中,高跟鞋的高度在6厘米及6厘米以上的占3343%,这一点应该引起诸位女士的高度关注,还请尽量在人体工程学提供的健康范围之内“折磨”自己为好。

4、自助按摩理疗

经常做足部按摩,可以舒缓韧带压力,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足部及腿部的疼痛。穿高跟鞋由体重压力积累下来的伤害,首先会让脚趾和脚掌中间部分疼痛,然后这些部位的骨头和关节就会提早退化,韧带出现慢性拉伤。

学习足底按摩还是比较难的,足底分布着很多血管和神经,自助按摩首先考虑的是疼痛的部位,如前脚掌、脚趾、脚踝和小腿,主要进行放松性按摩。高级自助按摩要学会找到心、肺、肝、肾等部位在足底的相应穴位开始,使用含有丰富油脂的按摩膏,用拇指轻施压力,达到保健的目的。足底的穴位按摩完成后,再依次进行脚背、脚踝及膝盖以下小腿部位的按摩。不过女性月经期间,最好避开足部按摩。

5、小动作缓解疼痛

工作空隙可以做适当的足部运动,主要是锻炼跟腱和脚踝的灵活性。不过这个运动的前提是你所在的办公室要达成一致,允许进入室内之后换平底鞋或者拖鞋。坐在椅子上,双腿略微分开,把脚平放在地上,先把脚跟提起,到最大限度,保持五秒钟,然后还原,之后慢慢把脚尖翘起来,也保持五秒钟,然后还原。整个动作过程都要缓慢,感觉到跟腱循序渐进地被拉伸。这个小动作最少重复做10次。

如果有机会到办公室外面活动,就趁机做几个踝关节绕动的动作。把身体的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侧腿微曲,以足尖着地,让踝关节完全放松,以足尖为圆心做环绕,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做10次,之后换另一只脚做相同的动作。

编辑:小鱼 责任编辑:刘洋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