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快男好声音现场体验报告:直播录播大PK

2013-07-18 11:49:25  来源:新京报  作者:aster

作为今夏最火的两档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和《快乐男声》因选在同一时段播出而彻底“杠上”了。两档节目一个录播一个直播,也引发行业讨论。新京报记者全程参与过两档节目的录制,在流程和风格上能明显感觉到两者制作上的差异。总体而言,录播给人感觉更精细但缺乏变化,而直播虽然粗糙但也充满变数。下面通过四个方面让大家看到荧屏背后录播和直播的不同。

导师话题

混剪造势VS意料之外

“我去年带出来了一个冠军”

细心的观众从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中发现,在盲听阶段,无论播了多少期,四位导师一直都是穿一样的衣服,今年仍然如此。据“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介绍,此举“主要是为了后期混合剪辑。”录播最大的优势就是剪辑,制造话题,比如第一季杨坤[微博]的“我有32场演唱会”以及今年那英[微博]的“我去年带出来了一个冠军”。但记者今年在现场发现,那英现场并没有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节目通过后期处理,将那英在多场点评中的这句话剪辑到首期,从而让观众心中认定这就是导师的口头禅。

“陈坤[微博]耳机扔谢霆锋”事件

“快男”因为是全程直播,再加上四位导师往往是当天上午才到,下午彩排一次,晚上就直播,因此在磨合度和熟练度方面无法和“好声音”相比,最终在电视里,大家看到的是导师现场的临机应变常吞吞吐吐,甚至规定时间内只有两位导师完成点评。比如说当有选手唱起王菲的歌时,李宇春会“不识趣”地让谢霆锋点评,惊得谢霆锋用蹩脚的普通话连说几次“没想到”。在上周五的比赛中,陈坤拿耳机扔谢霆锋、谢霆锋暗讽陈坤是大便一事,更让陶晶莹和在场记者都感到吃惊。

团队助理

10+人VS 30+人

忙碌也淡定,中场有休息

据记者观察,只要学员录制结束灯光熄灭,舞台下十几人的助理就忙碌起来:化妆师会给导师补妆,造型师为导师整理衣服和发型,工作人员会去沟通下位学员的情况。其中人最多的是那英团队,四五人端茶递水扇风擦汗,张惠妹[微博]发型时间弄得最久,哈林和汪峰[微博]对化妆要求不多。感觉幕后团队有过第一季的积累,做事比较从容。此外,每场都有十分钟左右的中场休息,导师可以走动或上厕所。

有时间补妆,没时间“方便”

相比之下,直播的“快男”中场时间严格遵守5分钟广告时间而定。因此,快男的助理化妆团队高达三十多人,不但导师需要化妆(记者看到唯独谢霆锋不化妆),66强选手也需要补妆。所有人都在手忙脚乱,别说上厕所,导师连起来离开椅子活动的时间都没有,尤其第二场直播时,湖南卫视[微博]在广告时段也加入了现场连线(即一个小幅画面切入现场信号),直接对准导师讨论。

限时录制

8小时VS 4小时

选手录了不一定会“出镜”

记者从头到尾跟过一场录制,从中午一点开始前期准备到晚上接近九点结束,中间录了16位选手,但在第一期中出现的只有姚贝娜一人,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其余15位选手都将会在以后的节目中出现。陆伟透露,参与录像的总人数约为160人,其中导师会从中挑出56个,再加上展现一些被淘汰的选手,总体也不会超过100人。而这160名录像学员,是从580多位面试学员里挑出来的。

直播有一分钟延时应对突发

在这方面,直播的“快男”就简单许多。当晚提前两个小时由录音师、灯光师等幕后人员和选手一起调整设备、敲定站位,导演组协调现场观众、媒体、广告客户等按区域坐好,直播前十分钟导师坐定。据悉,湖南卫视直播都会延时一分钟左右,这也是为了防止场上出现事故,导播好及时切掉。据天娱传媒[微博]品牌经理赵晖介绍,直播阶段不会有任何选手因节目效果不好而被“剪”。

现场观众

“好看”VS“大声”

“长得漂亮”站在显眼位置

据陆伟透露,今年“好声音”特意在导师转椅的正对面(即导师未转身时)增设了粉丝团。他们现场为导师助威,也让四人之间的争夺气氛变得更激烈。不过这些观众都需要录制大量配合导演组鼓掌、欢呼、尖叫等内容,往往一组掌声需要录四五次。而且为了节目视觉效果,现场导演也会要求在学员退场的通道上尽量站一些长得“漂亮”的观众,比如记者就在现场见到工作人员让一位穿热裤的女生换下了一位穿着普通的男生。

“嗓门最大”直通直播现场

粉丝区一直是“快男”的传统设置,不过因为本届导师更大牌,粉丝区也成了导师比拼人气的场地。记者发现,虽然粉丝都是节目组找来的,但玉米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组织性上都要超过其他导师粉丝。比如说在中场休息时,玉米们有意地变化了很多口号的玩法,有“李老师好专业、李老师辛苦啦、我春巨美”等。据一位玉米透露,他们都是通过贴吧、QQ群等粉丝渠道被召集而来,而她最终能被选上参加直播是因为“喊口号的声音最响”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