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人拍打着一棵杨树的“残骸”。去年夏天,张家口防护林有80%的树木已死亡。
昨天上午,国家林业局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受基建占用威胁的湿地面积增长了近10倍,多达129.28万公顷。会上同时回应了有关防护林老化情况等热点问题。
京华时报记者王硕
目前湿地率为5.58%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介绍,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即湿地率)为5.58%。与第一次调查同口径比较,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为8.8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4667.47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87.08%。与第一次调查同口径比较,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
威胁湿地因子增两类
张永利表示,造成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原因,除了气候变化等一些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占用和改变湿地用途是其主要原因。这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围垦和基建占用仍然是导致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两个最关键因素。两次调查结果的数字对比显示,近十年来受基建占用威胁的湿地面积增长了近10倍,上一次调查的结果是12.76万公顷,这次的调查结果是129.28万公顷。
此外,对比两次调查结果还发现,影响湿地的主要威胁因子已经从上一次调查时的污染、围垦、非法狩猎三大因子变化为这次的污染、围垦、基建占用、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五大因子,威胁湿地的主要因子增加了,影响频次和影响湿地面积也在增长。
湿地保护条例未出台
据介绍,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是2003年完成的。为进一步摸清“家底”,国家林业局从2009年组织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调查历时5年,投入2.2万人,近4亿元,到2013年结束,共获取成果数据2.6亿条,包括湿地类型、面积、分布、受威胁情况和生态状况等方方面信息。
张永利表示,调查结果反映出,我国湿地保护还面临着湿地面积减少、功能有所减退、受威胁压力持续增大、保护空缺较多等问题。此外,从管理角度看,国家还未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热点回应
坝上150万亩树枯死系自然衰亡
对于媒体报道“张家口有上百万的防护林濒临衰死”问题,张永利表示,国家林业局曾多次派调研组、各个学科的专家实地去调查会诊。他表示,这些林子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初期营造的,并不是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张永利介绍说,三北防护林是1978年正式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2000年前后才启动的,而河北坝上这些林子都是70年代早期营造的,大概有150多万亩。他解释说,这些林子出现大面积枯死,是因为当时是成规模的造林,而且是同时造林。按照相关的技术规程,杨树特别是大面积栽植的小叶杨,其生命周期决定了它们已经到了生命的末期。
张永利说,按照杨树的正常寿命,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造的林子,到现在一算时间都很长了,所以这些树大面积死亡,90%的原因都是它到了生理的衰竭期,是自然老化、自然死亡。此外,出现大面积死亡与这些年来的干旱和地下水位下降有关,当时造林时由于投入不足,采用扦插造林的办法,树体的生命力稍微差一点,包括以后的抚育经营,由于力量顾及不到,没有及时跟上,也加速了这些树木的老化死亡。
各地防护林都要研究“养老问题”
“由这件事想到,我们营造的很多防护林,包括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等,都要研究下一步这些树到老的时候怎么办?怎么采取最科学的、成本最低的、效益最高的措施。”
张永利表示,目前国家林业局正在对全国的防护林老化情况进行摸底,同时想利用河北坝上这个地方做试验田,为下一步整个的老化防护林到期以后怎么样及时更新摸索一些经验、探索一些路子。
至于如何做,张永利表示,目前把林子分为几类:一类是死的,就是将来完全把它伐掉重来。一类是生长不良的,我们通过加强森林经营抚育等措施来焕发它的生机活力,提高生态防护功能。还有一部分要通过补植补造的办法,维持这些林子,让它更多发挥效益。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