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突破21亿元
——2013年巫溪农业发展纪实
巫溪地处渝陕鄂交界处,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国土详查耕地面积75.45万亩,总人口5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7万人,农村劳动力26.63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限制开发区、水资源涵养区、人口减载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三峡库区移民县。市委在今年9月召开的四届三次全会上,将巫溪定位于“生态涵养发展区”。
2013年,预计可实现农业总产值21.06亿元、农业增加值13.14亿元,分别增长5.3%和5.7%;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5820元,同比增长12.7%。
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坚持 “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念致富经”的总体思路,深入挖掘生态优势,2013年,全县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曲折中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小土豆成就大产业
马铃薯品牌效应凸显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温网室自动化喷淋系统
培育良好的脱毒马铃薯试管苗
土豆,学名马铃薯,巫溪人管他叫“洋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巫溪人的马铃薯之路历经砥砺曲折。数十年坚守,“果腹”的原始需求已淡作历史,绿色崛起,鸿图大展,打造高端生态美食产业链,成为巫溪人全新的梦想。
常年种植面积55万亩,产量60万吨,年产值逾7亿。巫溪,依托挂坡田里掘出的“金豆豆”,触到了“产业扶贫,富民兴县”的出口。
今年,全县鲜薯生产再创佳绩,平均单产2000公斤以上,最高单产3962公斤,刷新重庆市马铃薯单产纪录。通过引资盘活美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累计发展马铃薯鲜薯加工企业15家,初淀粉和粉丝加工厂18家,年加工马铃薯精粉1万吨。已有马铃薯产品注册商标3个,精淀粉质量达GB/T8884-2008优级标准并获得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QS认证,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
脚踏实地发展优势产业
特色效益农业提质增效
烟苗起垄
大鲵仿生态养殖场一角
巫溪困局在山,出路也在山,农业更是如此。2013年,巫溪农业坚持“绕山转、靠水兴”的发展思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结合“一城两带两区”布局规划,大力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收效明显。
“1122”工程(百万只草食牲畜、百万吨马铃薯、20万担优质特色烤烟、20万亩标准化药材)和五大特色产业取得良好开局。全年出栏山羊76.8万只、肉牛3.2万头;生产马铃薯原原种5000万粒、鲜薯67万吨;种植烤烟4.68万亩,收购烟叶11.5万担;新发展中药材5万亩,在地中药材面积达15万亩以上;稳定发展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养殖裂腹鱼50余万尾,大鲵养殖规模达13万尾以上,在全市首屈一指并获合法经营利用许可;面上栽植核桃3万亩,新增柑橘示范园6800亩;大宁河鸡种鸡存栏规模10万余套,出栏556.2万只;全县“一区三组团”乡村旅游项目全面启动,累计接待游客27.7万人次,创收1800万元。
据县农委主任郑承赞介绍,今年的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工程项目验收已近尾声,届时将在全县范围内评审合格的组织和个人中,评选出6个特色乡镇、60个专业村、20个农民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和100个种养大户,按照对应标准,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补助。
走高端生态之路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能大提升
农民散养的山羊与牧草地里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图画。
工厂化养鸡
多年来,巫溪农业一直在艰难中寻找定位,土地少而散,生产模式以农户单打独斗为主,产能不高,增收效益不明显,生态优势价值市场体现程度低。2013年,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走高端生态之路,通过土地流转、大户经营、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形成组织化、集约化、精细化生产模式,带动产能提升,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年来,农委坚持依托科技提档升位、外引内联壮大规模、集中优势做足亮点,不断培育一批示范效果突出、带动作用显著的新型经营主体。
截至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累计61家,其中市级6家,销售总额突破6亿元。业务范围基本覆盖所涉产业的各个环节,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融合、农工贸共进”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新增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个,其中新型股份制专业合作社34个。目前全县累计注册专业合作社达到408个,获批部、市级示范社5个,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14个,通过三品认证的合作社7个。共3.62万农户参加合作社,带动农户2.08万户。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调查核定家庭农场358个,经营耕地总面积3.05万亩;扶持种养大户501户,初步形成菱角乡石安村(山羊养殖)、塘坊镇梓树村(良种马铃薯种植)、尖山镇大包村(林下养鸡)等专业村和通城镇(烟叶生产)、下堡镇(大鲵养殖)、天元乡(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乡镇。
据县农委不完全统计,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突破4.5亿元,解决就业2736人,辐射带动农户76352户,组织发展基地面积41万多亩,形成畜、禽、药、薯、鱼、菜等大型种养示范点、集中区、规模片近百个。前三季度,各农业龙头企业共获利3076万元,创税超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近2.3亿元。红池腊鲜、绿野实业、环宇农业、美多公司、红池药业等企业通过资本改制重组和技术改良创新,其资产规模与市场竞争能力均得到大幅跃升,有望在来年晋位升级,多线打开境外高端市场,实现品牌雄起。
强基地稳市场
百姓“菜篮子”货真价实
养殖场优质仔猪
“控住CPI,种好放心菜!”作为常抓不懈的民心工程,“菜篮子”既是话题,也是课题。相比全国今年近3个月CPI保持3.0%以上增长水平,阶段性已达到温和通胀指标3%的警戒线,巫溪今年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累计建成乡镇规范化农贸市场23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网点446个;发展城周保供蔬菜基地1万亩,城区日均上市蔬菜近5吨,本地蔬菜自给率达65%以上;新增渔业面积750亩,淡水养殖面积达9075亩,水产品产量预计达1050吨,同比增长8%,其中名优冷水鱼产量约285吨,同比增长3倍多;发展果树种植面积7.61万亩,其中柑橘总面积5.71万亩,伏淡季水果(主栽品种有猕猴桃、桃、李、杏、枇杷、柿、樱桃等)1.9万亩;肉、奶、禽蛋产量同步提高,有效保障了供给。
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全县1-11月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主副产品供应充足,部分商品稳中略涨,具体表现为:粮油、禽蛋、水产品价格连月保平,蔬菜价格季节性小幅震荡,肉类、水果价格企稳略升,总体升势可控。
田间办课堂
新型职业农民收入高
城厢镇永阳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授牌暨开班仪式
成片的中药材。
农业现代化,科技水平是关键,而从事农业生产者的农民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多年,巫溪农业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提高农民素质,培养职业农民。
2013年,县农广校在巩固胜利乡堑场村、尖山镇大包村等5所农民田间学校的基础上,新建峰灵镇龙寨村、菱角乡凉水村2所规范化农民田间学校。全年完成阳光工程培训471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50人、绿色证书培训210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8000余人次。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农民科技书屋、示范基地建设,制播《田间学校》专题讲座50期,既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又应时按需送课下乡,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喜爱,被誉为一道“讲科技、接地气、蛮有趣的农业知识自助餐”。
峰灵镇龙寨村山羊养殖户杜发奎介绍,村里开办农民田间学校以来,先后举办了蔬菜种植、山羊养殖、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等专题培训班近10期,许多农民从中受益。他本人过去每年养殖山羊三四十只,因不懂技术,山羊病死率始终在15%以上,后来经过培训知道了症结所在,并在技术员指导下将病死率降到了5%左右,直接销售收入增长近3000元。
美丽乡村有特色
城市向往乡村不是梦
美丽乡村风貌
201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在原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62.9%,治理水土流失1.5万亩,整治农田近2万亩;新启动山坪塘整治120口,解决农村5.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5800户,配套“改厨、改圈、改厕”,适宜农户沼气入户率达57.2%;建成村级沼气服务网点57个,为近3万沼气农户提供日常管理和维修;实施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6处,年处理粪污30万吨,年产有机肥1.52万吨。全县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达10个、市级示范村3个。
在胜利乡堑场村,笔者亲历了该村实施农村清洁示范工程前后的巨大变化。过去“散、乱、脏、差”的情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靓丽新村。通过设置村级物业服务站,配置垃圾运输车1辆,新建农村废弃物收集池4个、发酵处理池2个、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池2个,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和路灯8盏,开挖生态拦截沟460米、排污沟600米,建设入户路480米、污水管网1500米、全民健身广场1200平方米,住户院坝硬化率达100%。
纵深:
2014年计划投资3亿元打造高端生态农业基地
农委主任郑承赞表示,2014年全县农业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稳步推进高山生态移民,扶强调优产业结构,推动“1122”工程升级,促进五大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扶持大户、培育龙头、打造基地、拓展市场、开发品牌,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和增长方式,力争实现“强基提效、升级扩模、保供增收、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目标。
郑承赞介绍,明年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一是稳步推进农业园区建设。计划投资1.2亿元,巩固现有的文峰“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通城“现代烟草农业示范镇”、尖山“八佳现代循环农业园区”和胜利“山羊生态养殖示范园”,推进红池坝蔬菜产业园、思源中药材产业园和古路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二是计划投资8000万元,上磺、朝阳、文峰、菱角、凤凰、胜利等乡镇发展300只规模以上板角山羊种羊场10个,在中岗、田坝、天元、长桂、双阳、兰英等乡镇发展优质中药材种源基地20个。三是计划投资1亿元巩固提升“菜篮子”工程,新建商品薯基地2万亩,外销商品薯万吨以上;建成文峰大型蔬菜冷库,冷贮、加工、外销蔬菜万吨以上;试点建设“巫溪珍稀名优土著鱼”销售网点,年销售虹鳟、大鲵、洋鱼分别在万尾以上;抓好伏淡季水果生产,扩大香脆李、红心猕猴桃等种植面积,新建柑橘标准园万亩以上。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