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未来三年北京将建50个医联体

2013-12-11 08:52:23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石宪

记者从125日北京市卫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分流大医院就诊压力,到2016年底,北京市将建立50个左右的医联体,力争达到辖区居民全覆盖。

北京市建立的医联体是指将同一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而非一味涌向三级医院。目前全市已建成3个医联体,分别是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北京友谊医院医疗共同体和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疗联合体。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钟东波介绍,2008年北京市三级医院总诊疗人次为4143.3万,2012年增至8072.3万,5年增长了94.83%,年均增长近1000万人次。即便如此,依然不能满足百姓需求。所以,仅靠大医院解决不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强基层,推动建立一个合理的就医格局和秩序,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医联体就是实现这样一个就医格局的战略性举措。”

钟东波表示,根据《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北京市医联体的特点是以区域为界限,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以分工协作为核心,强调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分工。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可保持独立的医疗业务管理,也可以采取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管理控制标准等。

据悉,北京市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分为试点探索、扩大推进和巩固稳定三个阶段。201311月~20146月为试点探索阶段,将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城六区每个区实现2个医联体的签约并运行,其他郊区县实现1个医联体签约并运行。20147月~20156月,城六区每个区实现3个以上的医联体签约并运行,其他郊区县按区域规划再增加12个医联体签约并运行。之后到2016年末,对有医联体签约空间的区县可继续增加辖区内医联体签约单位,争取达到辖区居民全覆盖,最终医联体总数约达到50个左右。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路明强调,今后区域合作医疗联盟将达到六统一,也就是统一学科规划,统一资源调配,统一信息平台,统一调配床位,统一技术支持,统一建立和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特别是在医联体内,将通过对医疗资源的调配,将部分成员单位的床位作为康复床位或老年护理床位,应对急性期诊疗后续治疗的需求及老龄化社会的护理需求。

■热点回应:

问题一:如何避免“单向转诊”,即患者“转上多、转下少”?

钟东波表示,建立医联体的核心是双向转诊,为调动大医院参与医联体的积极性,将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进行相应调整,将医联体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从制度上强化医联体的责任制;并对公立医院在医联体提供服务所承担的成本适当给予补贴;逐步改变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取消以药养医。

当然,从大医院向社区转诊还要考虑患者本人的意愿、医保政策以及就医条件等问题,对于愿意转、适合转的患者,要保证到了社区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问题二:社区慢性病治疗药物偏少咋办?

很多人反映,很多常见慢性病治疗药物只能去医院开,社区没有。路明表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增补基药品种。今年9月,北京启动社区药品目录扩容,围绕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增加224种药品,涉及1200多家医疗机构。

他还透露,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研究制订文件,要求三级医院加大基层用药目录的使用,并将其纳入医院考核指标。

问题三:是否会强制“社区首诊”?

从国际经验来看,患者首诊都应在社区,这样有助于对疾病全程管理。“但当前,我国患者就诊的自由度非常大,固定的首诊负责制还未形成。患者认为社区医生不太可信,无论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路明表示,未来医保按医联体付费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如果医保能按基层、二级、三级医院这样一个体系去报销,自然会促进医疗资源的下沉。

不过,钟东波表示,目前北京并没有强制社区首诊,而是通过一些“实惠”,比如价格杠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吸引患者到社区就诊。

问题四:如何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副处长荣志清说,北京市从2010年开始在全市基层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单位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此前,北京市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年收入是4.2万元,现在增至7.8万元,增幅很明显。今后,北京市还将在职称晋升、收入和编制方面给予基层医务人员更多的政策倾斜。

路明还表示,为鼓励医务人员到基层,综合医院医生职称晋升要下基层的制度将延续。同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北京市正准备出台文件,医生在医联体内部多点执业,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