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青岛“新农合”现困境:报销不方便 买药品种少

2013-10-25 08:21:1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雷蕾

城乡统筹网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看病曾经被称为老大难。自从中央推行新农合之后,这一问题得到缓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举措。新农合实施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民患者因此受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

在山东青岛,从2003年开始就试点推行新农合,至今已经有10个年头了,住院报销比例从试点之初的27%提高了到目前的近90%,门诊报销比例也增至40%。不过,有一些村民反映,一些乡镇卫生院的门诊报销并不方便,有时跑很多次也难买到合适的药。这是怎么回事呢?好政策落地惠民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

30岁的石阳是青岛平度市郭庄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为增加收入,农闲时他就到附近的工厂上班。3月初的一个晚上,因操作不当,石阳右手的三根手指被机器挤伤,工友们忙把他送到了郭庄医院诊治,包扎、消炎、开药前前后后总共花了400多元。

石阳:医院电脑连不上网,打不出发票,当时没能报,他说第二天你来的话就可以。

因为着急回厂里上班,加上第二天还要来换药,不能即时报销石阳也就没太在意。

石阳:第二天又说当天没报,过后就不给报了。

石阳试图跟医院解释,但被告知财务已经结账,他们实在无能为力,最终他的门诊治疗费也没能报销。石阳告诉记者,按照门诊报销40%的比例来算,他可以报销近200元,这相当于他两天的工钱。

中午12点,记者在郭庄医院门诊大厅注意到,挂号处、药房、新农合报销窗口均已下班。从医院贴出的“友情告示”可以看出,如果新农合患者中午或晚上来门诊就诊,想要报销的话,必须当天下午或者第二天上午再来医院一趟。

郭庄医院:比如说晚上他来吧,这边已经下班了,第二天上午可以再来报,11点以前。一天的帐必须一天结。

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受人手、硬件等因素影响,目前他们还无法实现24小时报销制。而这样的情况其他一些卫生院也存在。

青岛市张应卫生院工作人员:如果他晚上来看病,那么晚上肯定报不了,因为我们这儿收款室没有加班的嘛。基本上是第二天觉得那个还行就给他报销。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有过来的吧,就不给报了。

为加强新农合资金的管理,按照规定,新农合报销采用即时报销方式,也就是说结算时,患者支付的金额是已经扣除了应报销的部分。村民们表示,如果报销金额就十几块钱的话,他们一般不会因此而第二天再去趟医院。

村民:上药房买一点省事,买点感冒药花10块20块的,就不在乎这一点了。

由于来回跑又费工又费力,村民经常得的一些小病就放弃报销,但如此一来,新农合报销的优惠就大打折扣了。除此之外,一些村民还反映药品品种有限,尤其是儿童药。

记者在郭庄医院的药剂科看到,儿童用药品仅有感冒、消食、消炎三类10个品种的药,其中感冒药仅两种:一种是成人药,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减量服用,而另一种却不属于基本药物范畴。对此,一些家长的意见不小。

家长:小孩退烧的就一种,布洛芬,这一种还不是基本用药。 如果来新农合的话就不能报销,满足不了群众要求。

家长:小孩药品种有点少,感冒的话,就上大药房拿一点。

自2010年3月,青岛市各县市在乡镇卫生院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卫生院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这使得药品的价格下降了不少,有的甚至降低近一半。同时,消炎、心脑血管等方面的药物种类也增加了不少,但儿童用药却少之又少。

刘旭凤在青岛胶州铺集中心卫生院工作近16年了。她说,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仍采用2009年版,包括山东省增补品种在内共有523个品种,品规近700个,铺集中心医院配备了481个品种,在同类卫生院中算得上是多的了。

刘旭凤:有一些普通的感冒用药,这一块的用量相对来说比较大。能够配备了三四种吧,这么少的品种的话,儿童用药这一块肯定受局限。

据了解,新农合即将推行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此大家都十分期待。

其实,青岛农民石阳的遭遇并不是个案,青岛新农合暴露出的问题也不是孤立的,例如在江苏、河北也已经显现类似的困境。好政策不仅要落实好,更要在落实中发现不足,在发现中进一步完善。

其实,一些地方已经在试图弥补政策的不足,江苏、河南、北京等9个省市试点跨省就医即时报销。河北三河市还尝试将重症精神疾病纳入新农合报销等等。相信有这些尝试,将会有更多的农民患者享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