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部分农民不愿意要城市户口,显然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或者倒逼我们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或者倒逼我们对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进行综合改革。
备受关注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再次成为城镇化背景下的核心议题。据悉,当前的土地制度使得农民难以真正“走出去”和“留下来”,一些地方的户籍改革试点中,甚至出现了原有城市户籍人口希望换成农村户籍的“逆城市化”现象(9月24日《经济参考报》)。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录很适合形容当下:一方面是大量农民工在城市打拼多年却换不来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市民待遇;而另一方面是一些城镇人口却千方百计将自己的户口转变为农村户口。也就是说,当前农村人口市民化与“市民农民化”、城镇化与“逆城市化”现象并存。
从报道来看,“逆城市化”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大部分农民工争取城镇户口时,一部分农民工却不愿意要城市户口;一种情况是原有城市户籍人口为了分得土地享受城镇化红利,希望换成农村户籍。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大城市房价高、物价高、环境污染等因素,部分人想回归田园转为农村户口。
顾名思义,“逆城市化”就是与我们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被誉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新型城镇化背道而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一种现象,甚至会影响到我国城镇化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启动。但在笔者看来,“逆城市化”不完全是坏事,相反,对于我们还有一定好处。
“逆城市化”主要源于土地利益。由于过去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以及“房地产化”,使得近年来土地大幅升值。为此,很多农民即便身在城市务工,也不愿意从农村户口变为城镇户口,因为变成城镇户口后就会失去土地,失去分享土地红利的机会。当然,坚守农村户口也与土地承担了社会保障功能有关。
而且,一些城镇户籍人口千方百计想变成农村户口也与土地利益有关。这是因为,变成农村户籍后就有机会获得土地,然后坐等土地升值、分“蛋糕”。显然,这种“逆城市化”现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变农民,而是一部分城镇居民盯上了有升值空间或者即将被城镇化覆盖的农村土地,主要为获利而转为农村户口。
在笔者看来,部分农民不愿意要城市户口,显然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或者倒逼我们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或者倒逼我们对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进行综合改革。比如,让农民带着土地权利进城务工,这样就能打消农民的顾虑,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如果让农民完全放弃土地权利进城,对农民而言就是冒险。
同样,城镇居民想转为农村户口,也有一定好处。比如,城镇居民会给农村带来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动我国土地改革,比如农地流转。因为城镇居民转为农村户口之后,就会通过买地、租地的方式获得土地,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农地流转。
也就是说,“逆城市化”给公民更多自由和选择的权利,无论是农民不想要城镇户口,还是城镇居民想转为农村户口,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公民是一种进步。我们推进城镇化并不能“绑着农民”进城,同样,也不应该限制城镇户口换成农村户口。进而言之,农村与城市的人口应该双向流动,而不应该单向流动。
不过,有一点必须警惕,即公务员从城镇户口转为农村户口,因为这种户口转变很可能是权力在发挥作用,主要目的是分土地红利,实际上是和农民争利。比如,2010年浙江义乌195名公务员户口“非转农”,据说义乌一个农村户口价值百万,其实,是农村户口带来的土地利益价值百万。所以,应禁止公务员户口“非转农”,因为公务员有公务在身不可能去种地,转农村户口是一种投机。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