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农民理应分享城镇化红利

2013-09-03 09:01:1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祝保平

(作者系江苏省农委副主任)

在最近关于城镇化的讨论中,要求农民进入城镇后放弃其农村资产权利的观点大行其道,所谓甘蔗不能两头甜,意即市民的公共福利和农民的权益不能兼得。见仁见智,似须商榷。

城镇化的最大红利是什么

城镇化改革的红利不可能无中生有。当前城镇化的关键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大的红利不在城镇而在农村,在于盘活农村资产。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数量庞大的农村土地、水面和房屋等没有赋值,只有使用价值,没有货币价值,更不能形成市场流通,人为地造成了大量资产的不值钱。

一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障碍,在明晣产权的基础上,让农村的土地(包括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水面和农村的房屋等资产货币化,这些庞大的资产账面化,原来不算钱的那么多东西都可以算钱,并且通过市场进行优化配置,就会形成海量的资产总额,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基础,这就是当前城镇化的最大红利所在。

广大农民是农村绝大多数资产的拥有者,是农村资产货币化的当然受益者,所以农民理应成为城镇化改革红利的最大得益者。

市民公共福利来自哪里

市民的公共福利一部分来自自己的劳动创造,但大部分来自政府财政支出,来自全社会公共财富的积累。国家积累的全部财富中,大部分来自农民的贡献。一是革命胜利与共和国成立,依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农民对革命的贡献最大。二是我国比较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主要依靠实行计划经济,来自农民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下所做的贡献。三是近年来城市化一路高歌猛进,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征地制度,来自农民土地利益的让渡所做的贡献,依靠一代青壮年农民工的廉价劳动力的贡献。我国社会公共财富的积累中,大部分来自农民的贡献,就是说,目前市民公共福利的大部分来自农民的贡献。

为农民提供市民公共福利完全是应该的。正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农民一直没有享受应得的公共福利,本来就是对农民的不公。推进城镇化改革,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还农民以公道,让市民的公共福利全民化。在农民变市民过程中,根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农民放弃或者置换什么利益。所谓甘蔗不能两头甜,不仅立论的立足点,没有站在维护农民权益的立场上,论证的论据也不符合中国农村和农民的普遍实际,因此是站不住脚的。

农民不能变为城市贫民

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改革的核心,人的城镇化就是要打破二元结构,把农民变为市民。但只讲农村人口城镇化,只重视农民居住地的转移,让农民住进城镇,就会使大量的农民变成城镇贫民,就真正表现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就和拉美等地一些国家无异。这是千万要避免的!

中国农民没有不向往城镇生活的,大量的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享受不到市民公共福利是主要原因,但与他们在农村还是农村资产的主人,而这些资产不能完全拥有、不能处置转移有极大关系。市民公共福利的全民化,农村资产的确权、赋值和市场化是人的城镇化的关键。让农民带着城镇化红利的资产变市民,造就一个数量庞大的中产群体,我国经济社会必定会迸发出无限活力,至于他们是否实现居住地的转移则是次要的。

总之,城镇化改革的关键就两点,一是农村资产的确权和货币化,二是目前市民公共福利的全民化,而绝不是农民住进城镇,甚而变为城镇贫民!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