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市实施撤并村公路通达工程 5年后基本实现所有撤并村通公路

2013-08-28 12:39:48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戴高

城乡统筹网讯:从今年下半年起,我市启动撤并村公路通达工程”,力争通过5年时间,新建农村公路1万多公里,解决2606个撤并村的出行难”,基本实现所有撤并村通公路。

当前我市撤并村村民的出行现状到底如何?启动撤并村公路通达工程的资金如何筹集?相关部门如何具体实施?带着这些问题,8月27,本报记者采访了市交委主任滕宏伟。

为何要实施?

—— 正视撤并村道路通行短板,“很多地方连摩托、三轮车都无法进去”,大部分村民要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乘到车

解决农村公路通达和畅通问题,最大程度方便广大农民出行,一直是我市交通建设的重点内容。

那么,我市为何要在今年启动撤并村公路通达工程”?

滕宏伟称,撤并村农村公路,是指从撤并的行政村原村小学或村委会到国、省、县、乡、村道之间的连接道路,这是农村公路的组成部分。从2003年起,我市就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2012年底,乡镇通畅率100%,行政村通达率100%

2000,我市启动了撤并村工作,重庆由20673个行政村降至8737(含部分居委会),撤并村达11936个。由于撤并村道路未纳入国家农村公路建设范围,到目前,我市仍有2606个撤并村没有通公路。

这些撤并村的村民出行状况到底如何?

滕宏伟称,目前,撤并村的道路多为蜿蜒曲折、狭窄的小路,“很多地方连摩托、三轮车都无法进去”,大部分村民要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乘到车。

让村民走出大山,缩短与外界的距离,这是村民多年的企盼。滕宏伟表示,农村公路是农业和农民客货运输的惟一载体,是乡村之间互通运输的依赖。路通了,才能让农村自然资源、农副产品尽早转化成财富,让人流、物流、信息流早日形成财富流。

资金哪里来?

——采取市区县两级差异化补助方式:两翼地区补助32万元/公里;渝西地区补助20万元/公里,主城区不予补贴

如何搞好这一民心工程?滕宏伟表示,在摸清全市撤并村公路建设家底的情况下,市交委还多次开会,讨论修建方案。

今年520,市政府专门召开市长办公会,研究撤并村公路建设问题,最终决定2013-2017,重点解决撤并村公路通达问题,原则上每个撤并村修建的公路长度约3-4公里,300户以上的撤并村实现通公路。

撤并村通公路建设量大面广,背后需要一笔沉甸甸的资金做保障。滕宏伟表示。

他说,摸家底的情况看,目前,全市11936个撤并村,未通公路的2606个村,需要新建通达公路里程1万多公里,涉及34个区县,多集中在两翼偏远山区。其中渝西地区约2000公里,两翼地区约8000公里。

不仅如此,这些山村自然条件恶劣、地理条件复杂,工程量大,需要长距离运输材料,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平均每公里公路造价达到40万元,共需投入40亿元资金。

解决40亿元的修路资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滕宏伟表示。

为解决修路资金,我市决定采取市区县两级差异化补助方式。具体补贴标准为,两翼地区每公里补助资金80%,32万元/公里;渝西地区每公里补助资金50%,20万元/公里;主城区不予补贴。

这样,全市撤并村通达工程资金基本落实,补助资金约30亿元,剩下的10亿元需地方自筹。

工程如何推进?

——2013年实施1000公里,解决300个撤并村通达;以后每年实施通达工程2000公里以上,确保到2017年全面完成任务

如何确保2606个撤并村通公路?

滕宏伟称,目前市交委已经将任务进行了分解,并列出了建设的时间进度表”:

2013,计划实施1000公里,解决300个撤并村通达;以后每年实施通达工程2000公里以上,确保到2017年全面完成任务。届时我市将新解决153万人的出行问题。

路通了,将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增收。滕宏伟表示,调查显示,91.5%的村民认为,路通了,收入肯定会明显增加。届时,他们可以在道路两旁布局蔬菜基地、产业基地等,搞规模种植或养殖,并选择农作物机械化作业。

滕宏伟称,为确保这些路真正成为老百姓希望的致富路放心路”,市交委将出台《撤并村通达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以确保建路质量和程序规范,真正做到按规矩办事,有章可循;同时,他们还将建立项目数据库,做实项目,落实好一事一议在土地调整、资金筹集、路线走向等方面的应用,做到让百姓满意。

此外,市交委还将强化建设过程管理,搞好社会监督,推行项目现场公示牌制度,主动邀请当地百姓参与项目建设监督。

要修百姓满意的路,就要正确处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在农村公路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得出现以速度牺牲质量的倾向。如果建成的农村公路成了劣质工程,民心工程就会办成坏事,这是决不允许的!”滕宏伟表示。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