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云南农民转户进城工作提速 今年已有83万人进城

2013-08-02 16:26:51  来源:云南网  作者:杨雁

城乡统筹网讯:昨天召开的全省城乡统筹转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云南省将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加快房地产开发进程,降低老百姓进城入居的门槛;加快市场、物流建设进程,降低老百姓进城入市的门槛;加快社会保障全覆盖进程,降低老百姓生存生活的门槛,确保今年完成农民转户进城150万人以上,为实现2020年农民转户进城1000万人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云南需要提高城镇化率

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云南省转户人口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农转城人数达到370万人,占10年转户目标任务的37%;户籍城镇化率由2011年底的16.5%提升到23.5%。今年,全省已完成转户人口83万人,占全年目标的55.3%。

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提出,要建好城市城镇、培育产业体系、强化公共服务、繁荣文化事业、落实配套政策五大方面,在做大城镇规模过程中,既要防止城镇“同质化”,又要防止“空城化”,要彰显特色魅力,提升品质内涵,在培育产业体系方面,将承接产业转移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相结合,引进企业和品牌,积极承接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玩具制造、五金家电、家具、旅游用品等轻工产业,培育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在公共服务方面,云南省提出,要加大商品房建设,强化房源供应,实现农转城人员的住房梦、安居梦。同时,要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保障转户居民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还要保障转户人口子女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加快配置城镇公办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提高公办学校和优质学校招收转户人口子女的比例,为转户人口子女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教育。并要完善养老保险办法,使转户人口能实现养老保险的顺畅转续和有效连接。

为推动农转城,全省将进一步落实好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让转户人口平等地、无条件地、无差别地享受城市市民的生活待遇、社会保障和民主权利,做到民主选举同票同权、工资待遇同工同酬,子女教育同城同教、社会保障同地同保。要全面放开小城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限制,推动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农村形态”向“城镇形态”转变。

昆明基层派出所

全部开通转户绿色通道

昆明市委副书记黄云波介绍说,今年以来,全市基层派出所全部开通了转户工作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认真地办理符合农转城条件的各类人员的转户工作,确保凡申请者均有答复,凡符合条件者均能尽快办理。

黄云波说:“结合实际,昆明确定了以城中村、四退三环一护、水源保护区移民、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和由乡镇更名为城市街道后,处于城镇规划区内的农业人口作为农转城的重点对象,一步或分批次以村(社区)为单元整建制转为城镇居民。在转户区域上,昆明市主城区5个区、3个开发(度假)区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去年大部分已经转户。今年全市转户重点,将以二、三板块县区县城所在地为主攻方向,避免四处开花、撒胡椒面式的现象。在晋宁县、安宁市等部分县区依托正在启动实施的古滇国等省市重大项目,积极推进项目区农业人口的转移进城。”

在转户方法上,按照划定的转户区域和重点群体,选定符合条件的村(社区),通过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基层公安联动宣传动员,经村社居民代表会议同意,由村社党组织和居委会会同基层派出所,实施村社整建制转户,稳步有序推进“农转城”。

据不完全统计,自农转城工作开展以来,全市转户居民年新增带动消费13.13亿元、年增加产值31.25亿元,土地流转、林权流转、土地集中分别达到34.6万亩、4.8万亩、9.2万亩;全市共为54.8万转户群众办理了城镇养老保险、3.4万人办理了城镇低保,共提供就业岗位4.34万个、保障性住房1.9万套,统筹安排3.8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较好地落实了转户群众的各项权益和保障。

数读

31.25

全市转户居民年新增带动消费13.13亿元、年增加产值31.25亿元

54.8

全市共为54.8万转户群众办理了城镇养老保险、3.4万人办理了城镇低保,共提供就业岗位4.34万个、保障性住房1.9万套

实习编辑:陈小义 责任编辑:陈麒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