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遥遥领先
职业教育实践为主
城乡统筹网讯:现代农业的高生产率,头等重要的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上百年来,荷兰政策把对“人”的投入放在首位,从而建立起了高素质的农场主群体。这是荷兰政府发展高效农业最重要的战略——“人才战略”。
通过发展农业科技间接向农民投资,可以说是荷兰对农业极为有效的支持。在荷兰,国家的全国教育和研究经费占总预算的19%,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部门,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农业相关的科研、推广和教育,由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以下简称“农业部”)统一负责;该部向“科学和知识传播”的投入,每年又占全部预算的2/5。此外,荷兰还有各种企业、实验站等为主力军的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
早在1876年,荷兰就成立了国家农业学校,把原有的中等农校和研究站改建成国家农业科学中心,使农业研究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育种和温室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荷兰的义务教育始于1901年,所有农民的孩子(包括雇工的,年龄从5岁到16岁)必须上学,完全免费。中级职业教育分2-4年不等,青年农民或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其他工作必须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在这一阶段,学校听课只占10%,主要是与农场主一样地干活,差别只是可以得到辅导老师的帮助而已。一般来说,年轻农民刚工作,手里就握着两张资格证书——涉及农民职业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两方面。
团结合作提高效率
优胜劣汰增强实力
荷兰农民有一种共识:单个农民的经营规模再大,在市场面前总是渺小的;依靠合作社,分散的家庭农场能够“变小为大”。这种良好的互信关系大大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荷兰学者认为,团结与协商是荷兰“经济秩序的支柱”。
在荷兰农业发展中,农民的合作社和各种协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荷兰的农民合作社主要有:购买投入物的合作社、销售产品的合作社、加工合作社、信贷即荷兰合作银行。因此,农场主可以安心生产,实现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减少市场风险。合作社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扩大经营、做好服务、扩大规模来增强竞争力。例如合作银行,它虽然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但是它仍然以农业为本,是农场主扩大生产的金融后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荷兰增加农产品出口额的重要“诀窍”。合作社大大免去了农场主寻找客户的麻烦,还能够从企业的销售额中按比例返还利润,增加收入。
此外,农业现代化要求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形成一种“推力”,促使生产率较低的农民不断流向其他产业。在这种“优胜劣汰”机制作用下,固然农场总数不断减少,但是规模也得到扩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增强了荷兰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980-1999年,荷兰农场数量从14.5万个减少到10.2万个,同期农产品的净出口值却从44亿多美元上升到142亿多美元,跃居世界第一。
贸易立国按需生产
把脉市场规避风险
随便问一个荷兰的农场主,他都明白自己的产品将出口到哪个国家。因此他一开始就能够按照国外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几百年来,荷兰一直以“贸易立国”而闻名于世。荷兰农业的外贸依存度一直比较高,以“大进大出”为特色,是名副其实的“创汇农业”。
荷兰进口小麦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不是为了直接消费,而是为了确保畜牧业和加工业的需要。各种原料在荷兰经多次加工后,附加值大幅增加。这时候再出口,就可为荷兰带来大量财富。可以说,企业的目标非常明确:“大进”,就是为了更好地“大出”。
出口依存度高,意味着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对一个小国来说就更是如此。要避免这种风险,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准确把握世界市场的脉搏,随时发布信息,指导有关的农场、企业及时进行调整。遍布世界各国的荷兰大使馆农业处有40多个,它们是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的能手,为国内农场、企业及时提供各种商业信息。同时,荷兰各类行业组织、协会等各显神通,工商企业对参加世界各地的农业展销会、博览会等也特别踊跃。种种做法使得荷兰出口依存度虽然高,但是它出口的增长却比许多大国还稳定。
(据农产品市场周刊)
科研经费遥遥领先
职业教育实践为主
现代农业的高生产率,头等重要的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上百年来,荷兰政策把对“人”的投入放在首位,从而建立起了高素质的农场主群体。这是荷兰政府发展高效农业最重要的战略——“人才战略”。
通过发展农业科技间接向农民投资,可以说是荷兰对农业极为有效的支持。在荷兰,国家的全国教育和研究经费占总预算的19%,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部门,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农业相关的科研、推广和教育,由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以下简称“农业部”)统一负责;该部向“科学和知识传播”的投入,每年又占全部预算的2/5。此外,荷兰还有各种企业、实验站等为主力军的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
早在1876年,荷兰就成立了国家农业学校,把原有的中等农校和研究站改建成国家农业科学中心,使农业研究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育种和温室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荷兰的义务教育始于1901年,所有农民的孩子(包括雇工的,年龄从5岁到16岁)必须上学,完全免费。中级职业教育分2-4年不等,青年农民或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其他工作必须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在这一阶段,学校听课只占10%,主要是与农场主一样地干活,差别只是可以得到辅导老师的帮助而已。一般来说,年轻农民刚工作,手里就握着两张资格证书——涉及农民职业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两方面。
团结合作提高效率
优胜劣汰增强实力
荷兰农民有一种共识:单个农民的经营规模再大,在市场面前总是渺小的;依靠合作社,分散的家庭农场能够“变小为大”。这种良好的互信关系大大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荷兰学者认为,团结与协商是荷兰“经济秩序的支柱”。
在荷兰农业发展中,农民的合作社和各种协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荷兰的农民合作社主要有:购买投入物的合作社、销售产品的合作社、加工合作社、信贷即荷兰合作银行。因此,农场主可以安心生产,实现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减少市场风险。合作社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扩大经营、做好服务、扩大规模来增强竞争力。例如合作银行,它虽然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但是它仍然以农业为本,是农场主扩大生产的金融后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荷兰增加农产品出口额的重要“诀窍”。合作社大大免去了农场主寻找客户的麻烦,还能够从企业的销售额中按比例返还利润,增加收入。
此外,农业现代化要求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形成一种“推力”,促使生产率较低的农民不断流向其他产业。在这种“优胜劣汰”机制作用下,固然农场总数不断减少,但是规模也得到扩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增强了荷兰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980-1999年,荷兰农场数量从14.5万个减少到10.2万个,同期农产品的净出口值却从44亿多美元上升到142亿多美元,跃居世界第一。
贸易立国按需生产
把脉市场规避风险
随便问一个荷兰的农场主,他都明白自己的产品将出口到哪个国家。因此他一开始就能够按照国外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几百年来,荷兰一直以“贸易立国”而闻名于世。荷兰农业的外贸依存度一直比较高,以“大进大出”为特色,是名副其实的“创汇农业”。
荷兰进口小麦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不是为了直接消费,而是为了确保畜牧业和加工业的需要。各种原料在荷兰经多次加工后,附加值大幅增加。这时候再出口,就可为荷兰带来大量财富。可以说,企业的目标非常明确:“大进”,就是为了更好地“大出”。
出口依存度高,意味着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对一个小国来说就更是如此。要避免这种风险,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准确把握世界市场的脉搏,随时发布信息,指导有关的农场、企业及时进行调整。遍布世界各国的荷兰大使馆农业处有40多个,它们是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的能手,为国内农场、企业及时提供各种商业信息。同时,荷兰各类行业组织、协会等各显神通,工商企业对参加世界各地的农业展销会、博览会等也特别踊跃。种种做法使得荷兰出口依存度虽然高,但是它出口的增长却比许多大国还稳定。
(据农产品市场周刊)
【核心提示】
谈到农业,不得不提荷兰。荷兰是一个欧洲“小”国,只有1600万人,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就业人口的3%。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约为我国江苏省的2/5。但另一方面,荷兰却是农业强国——荷兰农产品净出口一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荷兰农业的骄人成绩,与实施农业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体现在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合作组织等方面,也得力于政府的政策和发展战略。这些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公平竞争的环境和鼓励创新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分散经营的农场主能够形成一种凝聚力,各类产业、企业、产品的优势可以综合成整体竞争优势,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