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们县第一个葡萄酒酿造专业户,也是第一家葡萄种植专业户。”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委会龙巴习卡村民小组66岁的藏族村民吴公地自豪地说。
据1980年到茨中天主教会当会计的吴公地回忆,1848年,法国传教士罗启祯、肖法日进入德钦传教,在茨中村建起了天主教堂,也把法国葡萄以及酿酒工艺带进了茨中。此后,在茨中村的藏民家里,每年都会按照法国传统工艺酿制葡萄酒。吴公地说:“法国专家确认,茨中的紫葡萄,就是在法国已经绝迹了的最古老的酿酒葡萄‘玫瑰蜜’。”
为了把法国的葡萄酒酿造技术传承下去,吴公地1996年到西藏盐井天主教堂学习葡萄酒酿造技术,开始自己酿制葡萄酒,成为该县第一家葡萄酒酿造专业户。1998年,他又凭借自己多年从事板栗、核桃和花椒等经济林果种植和育苗的经验,培育了3亩玫瑰蜜葡萄,成为该县第一家葡萄种植专业户,后来又把种植面积扩大到近5亩。集葡萄种植、酿酒销售为一体的老吴说:“我家仅靠出售葡萄酒的收入,每年都在6万元以上。”
德钦县委、县政府凭借梅里雪山下澜沧江边干热河谷区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和自然地理优势,于2000年实施了把培植葡萄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措施,全力打造以德钦为核心区,以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为产业带的大香格里拉葡萄产区。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推进,该县葡萄产业逐步走上了一条有序、健康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传统农业的华丽转身。目前,该县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34万亩,基地建设累计投资1.5亿元。葡萄产量从初次挂果的50.3吨增至去年的4146吨;农户种植总收入也从17.6万元增至去年的2828.8万元。
该县葡萄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运输业、劳务输出、服务业等产业,一个新的产业链快速滚动,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点评-----------------
在培育产业发展中,什么产业能富民就发展什么产业,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富民产业,让更多的群众稳定走上致富道路。德钦县把一棵葡萄树培育成一个产业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同乐村:一曲“阿尺木刮”舞活一个传统村落
同乐山寨一角
一座傈僳族传统村落,因为一支“阿尺木刮”歌舞声名远播。也因为这支“阿尺木刮”,带动了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兴起。11月22日,我们前往澜沧江东岸云岭深处的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采访。
当同乐大村展现在眼前时,只见连片的傈僳族民居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是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傈僳族村寨,居住着137户598人。村里广场旁,在维西县文体广电局投资80余万元建设的民族文化陈列室,人们可以详细了解傈僳族独特的民族服饰、古老的生活用具以及傈僳族音节文字的发明史。同乐不仅是云南省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还是国家级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木刮”的发祥地。
“2006年5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云南省传统文化保护区,2011年被列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之一,2012年1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副镇长罗春明介绍同乐村傈僳族文化如数家珍。
同乐村傈僳族群众世代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发祥于此的歌舞“阿尺木刮”就是模仿山羊的声音、动作,表现游牧生活的场景,表达着人们热爱、向往大自然的质朴情感。为此“阿尺木刮”也称“山羊调”。作为傈僳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尺木刮”以其独特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被收入《中国民族歌舞集成》。2012年6月12日,“阿尺木刮”作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演出节目,令全国电视观众为之震撼。今年10月20日又参加了全国第五届农村文化艺术节。
为了让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变成傈僳族群众增收的财源,同乐村确定了“文化兴村、产业强村”发展思路。在省州县35万元资金扶持下,2013年启动了包括“阿尺木刮”、傈僳族民居、服饰、饮食、音节文字在内的云南文化传承示范村“土风计划”。2014年,以党总支+特色产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同乐文化产业专业合作社,开发文化产品,并以村里1名省级、4名州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为基础开办传习班,进行民族歌舞、服饰、饮食培训。如今同乐大村有了40名专业表演人员和40多名业余表演者。今年组织了数十场表演,并应邀到香格里拉、重庆、成都、北京等地演出,带动群众增收10余万元。
“下一步,同乐村将着力打造以傈僳族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罗春明告诉记者。
---点评-----------------
世代沿袭的半牧半农生活,不到5年便发生了巨大变化。自娱自乐的歌舞“阿尺木刮”,不仅作为精神财富与世共享,更为自己带来经济效益。这些皆得益于观念的转变和思路的开放。
记者 何侃 尤祥能 赵一心 乐志伟
(除注明外图片均由通讯员 石显尧 摄)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