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毓秀燕山,万里长城雄关伟踞;京西古道上回响着历史足音,京杭运河中承载着古都风韵。畅游其间,最堪品味的,还要数和谐宜居、生态大美的美丽乡村。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工作时,对建设首善之区提出新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北京要和谐宜居,农村和城市必须各美其美。京郊大地,承载着近300万农民的美丽愿望,寄托着2100万市民的美丽期许。
十年前,北京全面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去年进一步提出了升级版的美丽乡村建设。十年间,都市现代农业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北京市积极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生态农业、高效节水农业、都市休闲农业,以绿色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展现出时代气息,基层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民也登上了中心舞台。
一幅美丽乡村的大美画卷正在首都战略腹地上有序展开!
美丽乡村建设,要放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统筹考量,通过“调转节”提升生产力水平,通过“新三起来”理顺生产关系,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美丽乡村才能建成建好
战略腹地:融入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
大都市的农村如何定位?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是在和谐宜居之都的总体目标下来考量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始终服务于首都的城市战略定位。
“和谐宜居的目标本身就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深知,承担起这份重任,“既要有战略上的总体考虑,又要有战术上的分步实施;既要有打攻坚战的决心和勇气,又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和毅力。”
战略上的着眼点,战术上的突破口,在哪里?
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而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活环境,不失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的一着先手棋。
服务城市,美丽乡村不仅是城里人的“后花园”、“大氧吧”、“水源地”,还是宝贵的生态屏障;而且是城市人的菜、米、油、果等的大基地,承载着保障供应的重要职能;同时更是承接城市资源和要素、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腹地。
置身京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对京津冀的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放眼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和“接二连三”的都市现代农业,承担着重要的示范功能。
因此,北京要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以“强、富、美”为指标,靠农村改革,靠调结构转方式,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陀螺的旋转,支撑点在于陀尖。首都要健康运转,陀尖正是农业。在北京,乡村人口仅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7%,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不到百分之一,但农林水的生态服务价值却超过万亿,和谐宜居的城市生态正立足于此。
市长王安顺提出:“由于长期开发建设,北京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处于退化状态,资源环境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环境容量、资源供应等已经成为首都城市建设发展的‘短板’。”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定位,今年,北京市委“1号文件”提出,北京正处于城市功能战略性调整的新时期,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发挥好郊区的战略腹地作用至关重要。
治理“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每一项都是大挑战、大任务;而每一项任务的实现,都必须紧紧依靠郊区这个战略腹地,都必须把这个战略腹地建设好。这些任务,对美丽乡村而言,每一项又都是重大发展机遇。
辩证的发展思路,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路径。
一条路径是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另一条路径是让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理顺农民这个主体与资源要素等的关系。
为此,去年9月,北京出台了《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市委常委牛有成概括为:“调整是农业的必然选择,要调出新方式、调成高效益、调到可持续。”副市长林克庆也提出,“调转节”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提出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新三起来”,理顺农民与资源、积累、市场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于良性的城乡互动。京郊为首都输送了净水,也给城里人带来了清风,城市要意识到作为生态屏障的山山水水中,农村的贡献有多大。”在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王孝东看来,尊重农民是破解难题的最大法宝。
“五+三”工程创造了美,农宅改造让农民感受到美,村庄环境治理和管护留住了美,“四美三园”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进一步催生了“美丽经济”
十年建设:为了近4000个村庄的美丽梦想
北京发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始于2006年,新农村建设起步于一个看似简单的公式:“五+三”——直接锁定了农民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基础设施改造。
“五”指五项基础设施,包括街坊路硬化和绿化、老化供水管网改造和一户一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户厕改造和公厕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三”指“三起来”,就是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
工程所及之处,村庄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街坊路硬化到了胡同小巷,村庄绿化到了边角空地,供水管网铺进了厨房,卫生厕所改到了庭院,一户一表全覆盖,“农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也得到普及。
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的同时,“三起来”工程也随之而起。截至2012年底,京郊所有村内街道及公共场所基本实现了绿色照明,全部农户用上了节能灯;超35%的农户开始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新建雨洪利用工程500余处,新增蓄水能力3500多万立方米。
据统计,2006——2012年间,北京“五+三”工程累计投资2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让117.5万农民直接受益。
走平坦路、喝纯净水、睡节能炕、住保温房,农村生活条件在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夕阳西下,太阳能路灯亮起来,大兴区留民营村的农民不再日落而息,而是摆起鼓阵舞上一曲;隆冬时节,有了太阳能浴室,顺义区石家营村的农民也能像夏天一样随时洗热水澡了。
安居才能乐业,农民对“住”的情结更甚。在实现高标准基础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北京市委、市政府又将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农宅抗震节能保温改造上。截至2013年底,市县两级共投入70.86亿元,支持38万农户实施了改造。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而延庆县营城子村张文刚家的室温始终在20摄氏度以上,“屋里天天倍儿暖和,心里也跟着暖起来了。”
更重要的是,这“倍儿暖”并不是用加倍的燃煤换来的,据初步测算,农宅改造后全市每年可节省取暖燃煤近55万吨,不仅为农民每年省下5.5亿元采暖成本,而且为北京天空争取了一抹宝贵的蓝色。
据调查摸底,全市仍有41.7万农户有改造需求,为此,市新农办、住建委和财政局共同编制改造规划,以每年10万户左右的改造速度,力争到2017年使全市农宅普遍达到节能保温标准和抗震要求。
以普惠为原则的“五+三”工程、以抗震节能保温为目标的农宅改造工程,加上常抓不懈的运行管护,奠定了北京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顺应农民新期许,从去年开始,北京美丽乡村建设进入了“四美三园”新阶段。
何谓“四美三园”?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刘福志说,到2020年要把京郊农村基本建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使郊区农村成为农民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致富增收的就业田园、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
美丽乡村的升级版,将通过9项重点任务,以每年以不低于15%的村庄比例推进打造——
通过“减煤换煤”让空气更加清洁;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农宅抗震节能改造提升居住舒适安全;农村污水处理改善乡村水生态环境;村庄绿化美化提升宜居环境;村庄田园环境综合整治使村庄田园优美整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让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保护传承农村历史文化,留存农村特色文化符号;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和制度,保障各项设施正常运行。
以“减煤换煤”为例,市农委村镇建设处处长郭子华说,过去两年,北京累计完成“减煤换煤”任务超250万吨,计划到2017年全面完成农村地区430万吨任务,让全市农村居民炊事、采暖用能清洁化。据测算,2014年全市农村地区“减煤换煤”行动共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0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800吨,减少烟尘排放1.3万吨,为改善空气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扎实推进,京郊近4000个村庄在集体变美。从2006年新农村建设启动伊始,一项以“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为标准的评选——“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就同步展开了。9年7届,数以千万计的选票将“最美”的桂冠送给了93个村庄,开创了全国“最美”系列评选的先河。
美丽不光养眼,也是生产力。去年“十一”黄金周,占全市行政村总数2.36%的“北京最美的乡村”,吸引了郊区接待游客总数的16.9%,占旅游总收入的12.8%。“美丽经济”正成为北京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集中绽放。
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农业、都市休闲农业,在调结构转方式中,探索适合美丽乡村的全新产业形态;通过“新三起来”理顺农民与各种要素关系后的美丽乡村面貌一新
改革推动:农业美农民富乡村才能更美
怎样的农业形态,可以挑起支撑美丽乡村服务和谐宜居之都的重担?北京给出的答案是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解答的思路是调结构、转方式。
去年9月,北京在全国率先拉开农业结构调整大幕,都市现代农业的未来锁定高效节水。
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看,北京似乎是世界最缺水的首都,难以想象哪个没有水的地方可称美丽。当水成为城市上空中最低的一块“天花板”时,一切都要量水发展、向水看齐。
根据《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到2020年,北京农业用新水要从2013年的7亿立方米降到5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把现有农业中过多的水分挤出去,调粮、保菜、做精畜牧水产,重点控制区域逐步有序退出高耗水作物;不再新增菜田,现有菜田严格节水;规模畜禽养殖实现节水循环。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水充分用起来,把地下水管起来、雨洪水蓄起来、再生水用起来,推动设施节水、农艺节水、机制节水、科技节水。
在昌平区小汤山特菜大观园内,记者见识了“无所不用其极”的节水措施:集约化育苗、穴盘精量播种、移动式喷灌机智能浇灌、全程无土栽培、封闭式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每株秧苗比日光温室中节水一半左右。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个农民足不出户就可掌控一棚菜的生长,全市在通州区等地重点打造的八大农业物联网园内,一场试验正在展开。施肥、打药、浇水的定量管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精确供给,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如今在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把关下得以精准解决。
去年6月以来,北京启动了新一轮生态农业建设,对应净化水源、改良土壤、清洁空气三个核心,在量上做减法,在质上做加法。为净化水源,北京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城镇居民区列为畜牧禁养区域,根据环境承载确定规模,同时提高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美丽的农业一定是生态的。半个月前,农业部在全国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而北京则提出了更严格的“双下降”标准:到2020年,化肥用量下降10%,农药亩均使用量下降20%。
穹顶下的北京,清洁空气是无价的财富。北京建设生态农业过程中,秸秆综合利用、裸露农田生物覆盖、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各显其能,全力守护一缕清风。
2014年,北京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十二五”农业水污染物减排目标的省(市);不仅连续14年秸秆禁烧,而且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7%;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为北京减少了150万吨二氧化碳和2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
美丽乡村以绿色产业服务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但靠什么激活自身动力呢?
2013年以来,北京以“新三起来”为总抓手,全面深入推进了农村改革。“三块地”确权赋能、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一绿”地区城市化建设试点、“二绿”地区乡镇统筹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发展健康养老产业试点、家庭农场试点等稳步推进。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理顺农民与资源、积累、市场关系后,京郊大地迸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在密云县干峪沟,一个几近破败的“空心村”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将闲置的土地和宅基地租给企业建设乡村酒店,借助山清水秀的风景发展高端生态旅游,全村人均收入从较低水平一跃到2万元以上,村中面貌也为之一新。
近年来,全市农民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去年人均纯收入20226元,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4个百分点,并实现了连续6年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也从2008年的2.30下降到2.17。
北京总面积的62%是山区,沟沟壑壑固然不利于农耕,但是发展“沟域经济”却再合适不过。北京立足丰富实践创造了“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其支柱产业正是都市休闲农业。
从平谷区雕窝村北上,十八弯山路蜿蜒盘旋,由南向北串联起石林峡、京东大溶洞、天云山、千佛崖等绝美景色和人文景观。以前,沿线村庄守着这些“原始股”却致富无望。直至美丽乡村建设启动,这些村庄才因美而富。去年该沟域旅游综合收入1.39亿元,民俗户户均收入猛增到11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内核要求基层组织更有凝聚力。村民拧成了一股绳,在当好主体的过程中新的农村精神逐步形成,农村文化在复苏;寄托乡愁的古村落被保护下来,传承着北京的多元文化
文化塑造:给美丽乡村一颗美丽的心
建设,不可避免涉及规划、搬迁、保护等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也不例外,统筹推进确非易事。为了让新型农村社区更接地气,北京分4种类型推进:保留原貌,配套提升;原址改造,滚动发展;政策引导,渐进集并;搬迁重建,异地建设。
目前,北京市推进48个新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其中已有22个试点启动建设,已完成民居建设67.63万平方米,总投入资金16.6亿元,10个社区试点完工并入住。同时,这些试点已启动配套道路、供电、燃气、供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密云区司马台新村的古北水镇,古香古色的新民居既是村落,也是景区。2010年,该村按照“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思路,引入资金打造高端旅游目的地,新民居不仅风格一致,而且在设计上也预留了接待空间。“乡村酒店,对城里人来说是乡村,对我们农民来说就是酒店。”村民蔡瑞华如此认识他居住的地方。
京郊多山,不少村落位于灾害多发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实施了多轮生态搬迁工程。2012年“7·21”特大洪灾之后,又启动了2013——2017年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迄今为止,共搬迁山区农民16.8万,建成新村180个。
政府规划如何与农民诉求对接?农村基层组织最了解农民心声,最掌握实际情况,也最能啃下农村工作中的硬骨头。美丽乡村建设中,解决生态搬迁的大难题,靠的就是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曾经的门头沟区法城村,81户村民散居于狭长山坳中,泥石流多发,村民普遍期待搬迁。2012年该村正式启动搬迁促进产业升级工程。可真正实施起来,留恋乡土的村民却心存观望不肯行动。
为争取理解,法城坚持“四议两公开”,每10户推选一名村代表,成立搬迁领导小组,仔细分析利益诉求,公开讨论每项程序。“党员干部走家串户,一点一点消除村民顾虑,最终拿出了搬迁实施方案。”村主任杨维广手中一份长达11页的方案,涵盖了从村庄规划、旧房作价,到新房面积、分配方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搬迁方案农民听懂了、相信了,他们不再观望,在政策扶持资金未到位情况下,自筹资金320多万元垫付开工,并高水准建成。
成村于明代的门头沟区马栏村,曾是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驻地。为发展红色旅游,村里关停了22座小煤窑并重新设计村庄,将石板路用红砖砌出一道红线,与分布的20余处挺进军旧址完整串联,形成有乡土气息的旅游导视系统。村庄外立石墙本就与整体风格统一,又用耐寒的粉背蕨做植被,设计元素落到农民的生活细节中。
新的农村文化正在形成,传统农村文化也在古村落保护中得以传承。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文化的“物种”。北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重视对古村落和农村特色文化符号的留存,通过组织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传承要素的修复和整治,保护和利用好山水林田自然景观,挖掘整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措施来留住并延续文化、传承文明。
截至2014年,北京共有16个村入选住建部等部委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长城脚下的长峪城村、古北口村,一个保留着两山夹一冲,两道城墙合围的建筑格局,村里传唱着600多年的社戏;一个紧邻古北口雄关,村里100多姓氏人家,用祖传手艺守护着1000多种小吃。它们传承的是屯堡文化。
京西古道上的东石古岩村,老宅斑驳,但院落布局依然显示曾经的主人多为商贾;古道虽已不再行商,但“上店”、“下店”这样的称号却得以保留。村落和古道,一点一线,讲述的是商旅文化。
起锚号、摇橹号、起蓬号、闯滩号、拉纤号、出仓号、立桅号、闲号……通州区盐滩村,84岁的赵庆福老人一家三代人喜欢唱运河号子,唱的是运河文化,是水上漂来的北京城。
这些被保护下来的传统村落,正是北京多元文化在生活细节中的微缩体现,也是我们身边“活的博物馆”,它承载着城里人的记忆,牵挂着城里人的乡愁。
凝视着北京地图,一个个美丽乡村仿佛一朵朵鲜花,不仅在春风里尽情地绽放着各自独特的美丽,而且热情地携手周边的山、水、人,合力托起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美好明天……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