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10万只鸡,谁在管?

2017-05-08 09:05:29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作者:曹成

没有一丝鸡粪的异味,看不见人来给鸡送饲料——难道走错了门?未必这里不是养鸡场?

第一次走近江津区李市镇浩丰农业公司,客人们都会这样纳闷。

一阵转悠,走进绿树掩映、整洁清爽的鸡场,只听到咯咯咯的鸡群欢唱,只见流水线尾端滚滚而出一个个鸡蛋。

这是怎么回事?

人称“鸡司令”的该公司老板邹洪,近日向笔者道出天机:这个鸡场,拥有全靠电脑控制器管理的自动化饲养成套设备。

“电脑博士”当管家

邹洪是科学养鸡的“有心人”,20多年来不断创新,在营养、饲料配比、防疫防病等方面总结出一整套技术。

前些年禽流感来袭,邹洪虽然没受到什么损失,但他认识到,不能再“吃老本”凭旧经验。

2012年,他参考国内最先进的养鸡模式,引入“电脑自动化管理设备”,把鸡苗、后备母鸡、产蛋鸡不同生长阶段有关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分析、对比,投入与产出选择营养与防疫等方面的最佳方案。

此举可谓一举三得,让10万只鸡长得健康、杜绝疫病,而且仅需5个人管护。

“整幢鸡舍都由这台‘电脑博士’看管,需要的人工很少。”养鸡场主邹洪说,他从全球生态养殖技术领先的以色列,进口了这套全自动化电脑控制设备,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改进。

“最绝的是,蛋鸡喂食都不需要人管,由‘电脑博士’负责。”邹洪说,蛋鸡们每天吃几顿、吃多少、饲料营养比例怎么搭配,全由电脑分析数据后自动控制。饲料从仓库通过传送带进入鸡舍,再通过给料管均匀传送到食槽,供鸡采食。

循环农业很典型

普通鸡场,臭气熏天。这10万只鸡聚在一起,鸡粪怎么处理?

邹洪早已把这一切安排得妥妥的——当鸡们排泄时,粪便就掉在了下面的传送带上。

“鸡舍空气随时流通,鸡粪传送带定时运转,即时运送进入沼气池发酵。”邹洪得意地说。由此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加热制作饲料,还能在冬季给鸡舍增温。

太多的沼气,自家根本用不完,邹洪提供给周边30多户村民免费使用。仅此一项,每年节约的燃料费用都在10万元以上。

沼液,顺着管道自流进入附近的种植基地。沼渣经过风机风干,装车后直接送去作有机肥。沼渣和沼液被附近农田充分利用,没有一点浪费。

而当地农田收获的粮食,就近被邹洪收购来加工成鸡饲料,是典型的循环农业模式。

“幸福指数”还不错

有了沼气等免费能源,鸡舍里的温度、湿度、光照度更好调解了。

温度高了,用沼气作为动力开启风机水帘降温;温度低了,则点燃沼气加热升温。光照不足,沼气灯随时伺候着……

鸡舍里,每天早中晚定期播放的是是世界名曲。鸡舍外,邹洪还种上黄桷兰、桂花等,营造出一个四季花香的优美环境。

有良好的营养搭配方案,环境四季温暖如春,鸡们健康成长不生病。“我这里的鸡宝宝‘幸福指数’还不错哦!”邹洪说。

如此养鸡,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每天,夫妇俩主要的任务就是分捡鸡蛋、配送鸡蛋。

“干净,轻松、愉快,汗都出得少!”邹洪如是说。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