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开了半个月,我家的农家乐也跟着赚了半个月的钱,而且比种地两三年的收入还要多。”近日,家住开州区赵家街道南山村黑泥沟内村民何武香告诉笔者,今年,黑泥沟内2000多亩李树的花开时节,她和丈夫收拾收拾自家小院开办农家乐,“足足赚了四五万元!”
像何武香家一样发乡村旅游财的农户,在开州区并非个别。近年来,为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州区积极盘活既有农业生态资源,发掘新的乡村游亮点,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仅2016年一年,该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就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5.12%和31.09%。
但正所谓“花无百日红”,季节性较强的乡村旅游,如何才能打破季节约束为农户持续创造效益呢?
据开州区旅游局局长桑祥介绍,为突破乡村旅游季节性约束,该区一是突出打造各具特色的四季乡村游,比如春季主打踏青赏花尝美食,夏日主打高山草甸避暑养生,秋天主打摘果体验农家风情,冬季主打赏雪玩雪等,让游客每季都有新“耍头”。其次,发掘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推出各种参与性、欣赏性较强的文化娱乐项目,既传承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又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味儿,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思路一调整,四季都挣钱。以家住黑泥沟内的村民何武香家为例,在赏花游之后,目前她家就已在着手为夏季避暑游和秋季摘果游早早做准备,“准备好好发一把乡村旅游财。”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