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四川纳溪男子种植茶叶 带动百姓致富

2016-04-26 09:17:17  来源:川南农经网  作者:SystemMaster

2月12日,四川梅岭特早茶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特早茶之乡村——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成立;2月27日,在“中国特早茶之乡·四川第四届茶叶开采活动周上,全川唯一的中国特早茶与杭州西湖龙井结成 “姊妹茶”,产量和产值大幅度提升。

谁曾想到,这个下设九个分厂,能生产十几种茶叶的集团公司,在十几年前只是个家庭小作坊。近日,川南农经网专访了公司总经理阎洪贵。说起种茶、制茶,阎洪贵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回乡创业 逆境中坚守

90年代末,建筑行业在我国逐渐兴起,众多年轻人加入到建筑大军中,开启了自己打工致富的道路。年富力强的阎洪贵也投身到了建筑行业,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在工地上干了几年,也挣了些钱,可我还是想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来。”谈起创业初衷,阎洪贵很兴奋。

2000年,在建筑行业一帆风顺的阎洪贵毅然转行,转行来到护国镇伏金村承包360亩地,开荒山建茶园。伏金村很偏僻,但地理和环境很适合茶树生长。刚开始的那两年,阎洪贵带着一家人成天扎在茶园里,每天从早到晚忙的一件事是给茶园锄草,从国庆节一直干到春节都还没有锄完。

开始两年,很多人整日忙碌在茶园却未见任何收益,不数人打起退堂鼓选择放弃,然而,阎洪贵却仍在坚持。2003年春天,新种下的茶树抽出嫩芽,让阎洪贵一家看到了希望:“虽然每天采茶让我腰酸背痛手发麻,可每天将刚采摘的鲜叶卖出去就可以拿到钞票,就觉得自己再累都是值得的。”

由种到产 发展中壮大

经过几年的发展,阎洪贵发现,光靠卖鲜叶并不能体现纳溪特早茶的最大价值,因为等到江浙一带的茶叶开始采摘,本地鲜叶的价格就一落千丈,甚至会出现滞销的现象,纳溪茶叶虽然早,但也抢不到什么市场先机。于是,阎洪贵决定自己制作茶叶。

2004年,阎洪贵用自己全部积蓄3万余元购置了设备,开办起红岩茶厂。说是茶厂,其实和家庭作坊没什么两样,几间破旧瓦房里摆放着几台机器,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工人。幸运的是,在纳溪区农业局专家的引荐下,北京、江浙的几家茶叶生产厂家对纳溪特早茶很有兴趣,并派出技术人员前来指导他如何制作茶叶。阎洪贵开始不分昼夜呆在生产车间,杀青、揉捻、干燥,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很快,他便掌握了绿茶制作的要领,制作的茶叶被这几家厂家抢购一空。一年下来就有上10万的收益,这让他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

尝到甜头的阎洪贵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利用自己的收益添置了新的设备,并将自己的亲戚聘请到厂里来帮忙。就这样,设备越来越多,厂子规模也越来越大。2007年,阎洪贵的茶叶加工厂拥有近30台设备,每天能生产100多斤茶叶。为扩大纳溪特早茶的影响,他将自己的厂子改名为梅岭茶厂。

父子协力 合作创品牌

因家里一直种茶、制茶,儿子阎伟学习之余也会来帮忙,长期的耳濡目染,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高考自愿填报时,阎伟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学专业。在学校,阎伟了解到红茶是经过发酵的,对肠胃没有刺激,而且还有暖胃安神的功效,适合更多的人饮用,于是,阎伟将学习的重心转移到红茶品种的研发和制作。

对于阎洪贵来说,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令他终身难忘的一年。阎洪贵是国家评茶师,有着丰富的种茶经验和熟练的制茶、评茶技艺,再加上儿子严伟的苦学钻研,在茶产业摸爬滚打十年之后,梅岭茶厂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岩缝。父子俩综合各自的特长,携手推出了岩缝雪芽、岩缝毛峰、岩缝茗茶、岩缝红茶等特色品种,受到广大爱茶人士的青睐。

抱团发展 茶产业走上集约路

梅岭茶厂一贯秉承 “销有机茶品,做健康事业”的理念。为保证茶叶的质量,2011年,阎洪贵把附近几个村的14家种茶大户吸纳起来,成立了阎伟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茶叶的质量,他亲自指导管理、培肥等技术,专合社的生态有机茶园达到了4000亩。

虽然自家的产品不愁销路,但阎洪贵觉得,泸州的茶产业并不发达,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劲。为了将泸州的茶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泸州的老百姓发家致富,阎洪贵联合了泸州其他9家茶业生产厂家,成立了梅岭特早茶集团有限公司。集体公司下面有专业的销售团队、管理团队,各分厂的生产技术和产品销售,由公司统一管理。

成立一个月来,集团公司运行良好,公司员工达到150余名,专合社成员增至586户,茶园面积达到了两万亩。预计集团公司今年的总产量在60万斤左右,总产值将突破1个亿。

对于未来,阎洪贵有着自己的思考:“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纳溪特早茶,让我们的特早茶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希望更多的老百姓能加入到种茶、制茶的行列中来,实现在家也能致富。”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