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武威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五项惠农贷款,形成了全覆盖、广对接、深融入的普惠金融“武威模式”,努力把普惠政策转化为“特殊政策”,充分发挥放大效应、撬动效应,全力支持全市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力支撑了扶贫开发和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及时雨”。
2010年至今年3月底,我市先后争取投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五项惠农贷款320.7亿元,农户户均9.1万元,覆盖农户80%。其中,妇女小额担保贷款2010年全面推开,全市累计发放贷款12.84万户、54.17亿元;双联贷款自2012年9月启动,至2016年3月31日,全市累计发放双联贷款48236户、38.32亿元;“双业”贷款自2013年6月启动,截至2016年3月31日,全市累计发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贷款120458户、160.86亿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自2015年7月启动发放以来,至目前已发放到位32.13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自2015年8月份发放以来,已发放贷款金额33.58亿元,配套发放“农发基金”1.6亿元,支持建设移民安置点89个。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主体生产模式已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主渠道。
然而,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主体生产模式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国家、省上相关惠农贷款政策,切实破解广大农户在发展主体生产模式中缺少资金的难题。
我市探索建立农户联保、财产抵押担保、生产设施设备担保、林权担保、应收账款质押、第三方担保等机制,加快设施农牧业、林地等确权颁证,建成融资担保机构8家,增强贷款担保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建立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小额精准扶贫专项贷款。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贴息、专项支持、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惠农贷款贴息支持,市县区财政加大贴息支农力度,2015年市上列入预算的惠农贷款贴息资金达5000万元。同时,设立甜高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种植、加工甜高粱的农户和企业运用财政贴息、专项补助的方式予以支持。
我市积极创新贷款投放形式,用市场、金融手段,破解投资难题,大胆探索创新,闯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金融扶贫路子。特别是2015年推出的专项贷款,创造性地形成了五种有益的运作模式。一是“一站式”服务模式,政府设立贷款平台,对有经营能力、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集中办理贷款,直接发放到户;二是贫困户自己贷款;三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对无力经营但又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的形式,把优惠贷款投放到龙头企业,从而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四是合作社或能人带动模式,对有贷款意愿,但经营能力较弱、需要帮助发展的贫困户,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社、按股分红”的方式,把优惠贷款发放到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参与分配;五是村内担保模式,为减少贷款风险,金融机构以无抵押、无担保的形式发放贷款。同时,贷款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机具、农业设施,或以多户联保、双联干部担保等方式,向乡、村两级提供抵押担保,建立反担保机制,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
近年来,我市努力将普惠金融政策转化为“特殊政策”,创新贷款担保机制,改革贷款投放方式,强化贷款用途监管,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确保“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效益好”的财政惠农贷款机制,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放大、撬动效应和金融的支撑作用,有力促进了全市扶贫开发和农业转型升级。
惠农贷款支持扶贫开发推进富民产业培育,最直接地保障了主体生产模式发展。通过惠农信贷扶持,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使武威成为甘肃乃至西部重要的设施蔬菜和肉类生产基地,为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和甘肃国际陆港发展外向型、出口型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全市新建设施农牧业6.37万亩,累计达到85万亩,户均2.5亩。新建特色林果基地34.54万亩,累计达到155.66万亩,人均1亩。甜高粱全产业链培育发展规划获省发改委批复,种植甜高粱27.3万亩,实施配套加工项目16个。积极推行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出口基地备案企业(合作社)达到55家,农畜产品、特色林果基地备案面积分别达到50.24万亩、7.2万亩,注册登记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11家,实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14个,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44个。
惠农贷款支持扶贫开发,推进我市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地保障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实施。市委坚持把依托金融支持推动扶贫攻坚作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制定完善2015年至2017年三年精准扶贫规划,逐项研究对接省上扶贫政策,在专项资金争取、金融信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土地流转等方面精准发力。2015年,专项扶贫预算较上年增加3552万元,增长112%;市级增列财政专项资金1.23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设施农牧业定植进畜,发展富民产业。
惠农贷款支持扶贫开发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直接地保障了“下山入川”工程实施。2015年,我市又有1.96万居住在高深山区的农牧民群众“下山入川”。自2011年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以来,我市已累计完成移民搬迁8.43万人,超额完成移民7.2万人的五年规划目标。
张尚梅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