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踏着露水,下田查虫
棍子扒一下,秧蔸拍几下,脸盆拿起来仔细数一数,然后走到田头,掏出携带的本子,分别记下各种数据。
6日,早晨6点不到,49岁的京山县坪坝镇农技中心植保员蔡中富就骑着摩托车,赶到了离家5公里的唐庙村十组,踏着露水在田间查虫查病。
“9类记录分别对应长势、生育期、查株、长翅、短翅、高龄、低龄、百蔸虫量、备注。”蔡中富一边脱下浑身湿透的衣服,一边解释:“这是查当前稻飞虱病虫的详细数据,一点也不能马虎。”
同样作为“两迁害虫”之一的稻纵卷叶螟,查起来就没有这么轻松了。一根2米长的棍子,选好定点报测的田块,在20平方米的面积内,手要让棍子翻起稻浪,惊醒虫子飞起,双眼迅速目测大致数量。
“这是一个技术活,要靠长期实践来验证。”蔡中富说:“今天还好,亩均蛾量仅有20头左右,要是达到200头的量,就需要实施药防了。”
这块田的主人是53岁的丁建设。
“丁大哥,您家的中稻目前病虫害不要紧,现在最要紧的是保持田间有浅水层,便于下一步稻穗破口灌浆。”蔡中富仔细叮嘱了一番。
下午2点,再次出发,汗湿衣衫
快到中午1点,蔡中富才返回镇上家中吃饭。
“摩托车骑坏了几辆,帽子是走哪丢哪,后来我也懒得操心,每年都买十几顶放家里,随便他拿。”爱人李琼新一边埋怨着,一边从厨房给他端来了丰盛的中餐。
一辆车、一顶帽、一根棍、一只盆、一支笔、一个本,这六件套是蔡中富每天出门的标配,也是他查虫查病的六件宝贝。与植保打了26年交道,作为农艺师的他,先后在雁门口、罗店、坪坝等4个乡镇结交了众多农民“粉丝”,大伙都亲切地称他为“富教授”。
下午2点一到,蔡中富起身骑上车,到喻家城村利民农机合作社,与理事长喻克艳商量病虫防疫及组建植保专业机防队事宜。
下午3点的太阳火热,没有一丝风。连续查看了三块田,蔡中富的衣衫再次湿透,可他顾不上这些:“老喻,虫情好多了,看样子只要在15日前再进行一次普防,就能保证丰产丰收了。”
利民农机合作社托管着6个村的1600亩农田,实行机耕机插机防机收全程代理。
“抓住这一家合作社,就等于辐射了6个村的病虫防疫。”蔡中富说。
晚上7点,披着余晖,动身回家
6月,蔡中富帮助利民合作社从县农业局获得了80台电动喷雾器的无偿项目支持。下午他的主要任务是,让农机手兼任机防队队员,落实名单并进行相关的简单培训。
“感谢老蔡啊,今年全镇18个村1.97万亩中稻没有发生病虫害,看样子又是一个丰收年。”听说蔡中富在喻家城村“转行”培训农机手,镇党委书记李蓉娥下乡查看病虫防治情况路过时,专门“刹”了一脚,陪同着一起鼓劲。
李蓉娥介绍,去年,蔡中富作为我省仅有的两名农技员,获得国家农业部“全国十佳农技员”提名奖;今年,他又被省农业厅纳入“湖北省最美农技员”30名表彰名单之列。
晚上7点,蔡中富培训完,才动身回家。落日的余晖,在天边映出片片红霞。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