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湖北荆门:稻田养虾共赢 虾好稻好卖的好

2016-02-18 10:13:00  来源:三农信息网  作者:SystemMaster

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大文村,经常可以看到一辆面包车在田间地头穿梭着,一会儿指导这家放虾,一会儿指导那家挖沟,全村忙得不亦乐乎。他是谁呢?他就是大文村6组的“虾叔”陈吕学。

2005年前,陈吕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种植好水稻上,从未养过龙虾。但是在2005年一次到潜江走亲戚的过程中,他无意中看到有人在水稻田里收龙虾。在和亲戚聊天的过程中,他得知潜江有部分农户在水稻还未种植的前期,利用这个空当养殖龙虾。虽然当时龙虾价格偏低,但是比仅仅种植小麦的收入,还是略有增加。回到家后,他就开始琢磨此事,当年的9月,他就到潜江购置了100斤虾苗,以每亩5斤的分量投放到水稻田里。可是到了2006年5月,他准备收龙虾的时候,才发现水稻田里龙虾一只也没有,倒是养了一池的泥鳅。这件事情,让陈吕学消沉了好一段时间。现如今,他回想起来,当时主要是因为技术不到家,以为养龙虾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我觉得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琢磨透的,只看你是不是肯琢磨!”2012年,不肯服输的陈吕学重新踏上养龙虾的道路。等家里的水稻种植完成后,他利用农闲的时间,到毛李、潜江学习怎么选择虾苗、怎么调理水质、怎么放水、什么时间起虾等龙虾养殖技术。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后,他大胆开始试验。他从自家的水稻田里选取水源条件较好的15亩田,以每亩40斤的分量进行投放。放完虾后,他就像着了魔似的,每天都到田里看看龙虾的长势,村里有人调侃他:“是不是又在养肥泥鳅!”他总是一笑而过。通过大半年的精心养殖,陈吕学的龙虾获得了大丰收,每亩田的龙虾都卖到了4000元以上,当年共计获得收入6万余元。在龙虾喜获丰收之后,他家的水稻也因养龙虾获得了意外的惊喜。因水中有害微生物、杂草都被龙虾吃掉了,同时为了保证龙虾的生长,没有打农药,他家的稻谷成了抢手货。

2014年起,尝到甜头的陈吕学,先后流转耕地120余亩,成立了大文村许家院家庭农场,大力推行稻虾连作模式。今年,他不仅销售稻谷24万斤,还销售龙虾2万余斤,仅龙虾收入就达到40余万元,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虾叔”。

一个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陈吕学在养龙虾技术比较成熟后,就积极帮助周边的群众发展稻虾产业,给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等。目前,稻虾连作已经成为大文村村民致富增收的一条新路,养殖面积也由最初的20亩发展到现如今的1000多亩。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