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记返乡创业人才杜铁军

2018-03-14 09:13:25  来源:通化日报

杜铁军,现任通化县光华镇东升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开始,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先后发展蓝莓200亩、红松果林300余亩、大榛子300亩、大豆500亩、白菜35亩、萝卜37亩、人参700余帘。2016年成立通化县蕙源家庭农场,2017年成立丰源松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长期用工20人,临时用工最多日达100多人。

杜铁军1994年参军,军旅生涯磨砺铸造了他正直、坚毅、果敢的个性。1998年退伍后,在二密镇化肥厂保卫科担任保卫科员,他工作认真、细心,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一定的写作能力。但由于每月工资300多元,去除吃饭等日常花销,难以维持生计。2001年公司不景气,杜铁军萌生了创业念头。

2001年,他将其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0万元投资到个体网吧。起初效益还是不错的,可是由于地处农村,青少年上网受限制等因素影响,2001年维持到2003年,电脑逐渐成了每家每户的必备品,网吧逐渐退出市场。2004年,杜铁军任东升村党支部书记,刚刚到村里工作时,村集体因修路负债90多万元。经过艰苦努力,他带领村干部不但还清了外债,还安装了路灯68盏、修了水泥路8公里,全部村民吃上了引泉自来水,还建成了4000平方米高标准休闲健身广场。东升村被评为“先进党组织”、“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省级示范村”、“省级标杆村”。

目前,东升村的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发展前景非常可观。2017年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亩。该蓝莓园建于2015年秋季,截至目前,已投资200余万元,2017年产蓝莓果1万余斤。后续计划建设集采摘、观光、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园,并陆续发展大榛子、软枣子、葡萄、草莓、樱桃等种植产业项目,朝多元化、休闲化方向发展。2016年共投入30万元新发展的大榛子种植项目,预计今年会达产收益。2017年与10余户农户合作发展嫁接红松项目110亩,并成立丰原松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达产后每年至少可收入10万元,并且利润会逐年增加。2017年种植订单大豆500亩,涉及农户40余户,达产后收入可达40至45万元。同时协调上级部门继续改造高标准农田,为早日实现机械化作业夯实基础。人参种植开始于2014年,共投资110万元种植长白参336帘、西洋参400帘,计划今年下山,预计实现收入165万元。

光华镇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蓝莓、大榛子等生态农业发展也日趋成型,杜铁军还将带领全体村民以融合红色实践教育、休闲观光体验、特色餐饮服务及绿色有机种养为基本发展基调,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进。

编辑:波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