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企农联合走“绿色路”值得点赞

2015-08-17 11:01:00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作者:SystemMaster

“我们这里的农企和农民,正在联合起来走一条绿色农产品生产之路。”前些天,到荣昌区河包镇采访,分管农业的镇人大主席王昌林说,“这条路将改变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

据王昌林介绍,河包镇的黄檀村等,有1万亩左右旱地。今年,先后有两家农企找上门来,在与村民协商后,决定联合起来生产绿色农产品。一家是荣牧公司与村民联合,用绿色种植方法种植玉米;另一家是黄海食品有限公司与村民联合,用绿色种植方法种植红薯。

据介绍,这两家企业都与农民签了协议,由企业指导农民按绿色种植方式种植,收获的玉米和红薯,则全部由企业收购,其收购价要比市场价高出15%以上,促使农民愿意按照绿色种植方法进行种植。

“按照绿色种植方法种玉米和红薯,对我们来说,也没有吃亏。”黄檀村农民龙吉果说,他家的旱地分别与两家企业签订种植和收购协议后,种一季玉米,并在地里套种一季红薯,工没多花多少,成本也没提高,每亩就可以多收入200多元。

而作为企业来说,获得效益更大。以荣牧公司为例,这1万亩绿色玉米所产的4000余吨玉米,全用来养殖生态猪。而生态猪肉的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一倍以上。这1万亩用绿色方法种植出来的玉米,通过养殖转化后,可给公司增加数百万元的利润。

企业与农民联合起来共走绿色之路之举,值得点赞。

点赞之一:用具体实在的行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目前,农企和农民,基本上在用粗放经营的方式,追求农产品的产量和加工中的效益。而其带来的结果,不仅是农产品的安全问题频现,也使自己的市场越来越小,产业发展的路越走越窄。相比之下,这种以利益为连接的加工销售企业与农民联合的方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实在行动,能够带动更多的农业产业,通过转变方式,生产安全的农产品。

点赞之二:改变农产品市场形象的先行者。

目前,消费者对多数农产品“不放心”。而这种由企业与农民联合,从绿色种植到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是改变农产品市场形象的先行者。在这一产业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在严格按绿色生产方式进行,企业通过申请绿色产品认证后,对所生产出的产品,通过贴上绿色食品标签,能够让消费者放心,改变农产品不安全的形象。

点赞之三: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面源污染是目前环境污染中的一大难题,而面源污染源,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农产品种植中的化肥和农药。在绿色种植中,严格控制了化肥的施用量和农药的使用、特别是禁用高毒农药,这从源头上减少了面源污染,是为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做贡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中央提出的改革决策。而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来提升农业产业效益,绿色之路是基础,因为,这不但可以提升经济效益,更能提高生态效益。

编辑:小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