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80后小伙当上“牛羊司令官”

2015-08-13 11:30: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SystemMaster

营山县高码乡阳关村地处偏远。这里的年轻人纷纷离乡外出打工,但一对“80后”夫妻,却借助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潜心养殖牛羊,使沉寂山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8月5日,笔者见到了放牧牛羊的阳涅夫妇。
2006年,26岁的阳涅回到家乡,看到成片的荒山盖上了“绿被子”,便萌发了饲养肉牛的想法。他拿出打工的3万元积蓄,加上借来的3万元,开始了创业生涯。由于没有经验,缺乏防疫等技术,牛生长速度太慢。加之缺少流动资金,肉牛养殖规模难以扩大。2008年11月,阳涅卖掉家中所有的牛,付清了技术工人的工资后,所剩无几。
2009年3月,阳涅与胡琼辉结婚。“这是我创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妻子成为我创业路上最忠实的伙伴。”阳涅说,婚后在妻子的建议下,他来到成都一家大型肉牛养殖场当起“牛倌”,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肉牛的防疫、养殖与管理技术,为后期创业打下基础。
2011年3月,学有所成的阳涅再次回乡,在信用社贷款3万元,加上借来的一些钱,租赁下5000亩荒山,建起养牛圈舍,买回25头牛犊,和妻子一起搞起了肉牛养殖业。第二年,他又买回13头小母牛、20只羊羔进行喂养,走自繁自养的滚动发展路子。
第二次创业,阳涅更加用心。一有空,他就向专业人士学习取经,了解如何防控牛羊的各种疾病,阳涅逐渐成为了养殖牛羊的行家里手。夫唱妇随,胡琼辉也主动加入饲养牛羊的行列,成为丈夫的好帮手。
为了给牛羊冬天提供充足的草料,阳涅夫妇就去农户家收稻草、玉米秆、红苕藤,经常忙碌到深夜。不仅如此,他们还种植了近10亩黑麦草。经过近些年的繁育,除去去年卖掉30头牛、30只羊,如今他家牛、羊分别存栏70多头、50多只,价值达60万元以上,阳涅成为当地有名的“牛羊司令官”。
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阳涅牵头成立了营山县兴梦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5户农户加入合作社。

编辑:小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