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池州:"休闲农业"成为渔农创业致富的"金钥匙"

2015-07-31 10:47:23  来源:养殖巴巴网  作者:SystemMaster

7月25日上午,记者一行数人驱车来到贵池区牛头山镇政府以南1.5公里处的牛头山镇长丰社区陈诚养殖厂。远远地望去,一排白墙灰瓦的农家房舍让人眼前一亮,走进这排房舍,只见,一方方养着鲤鱼、鲫鱼等鱼种的鱼塘环绕期间,仿佛江南水乡。
"今天是周未,天气又好,风不大,我和朋友两家人早上7点30分就从安庆开车过来老陈这里,打算在这里玩一天,钓钓鱼、摘点瓜果,放松放松。"正在树下垂钓的胡先生指着不远处也在钓鱼的几个人笑呵呵地对记者说,他和家人或朋友经常开车来这里度周未,"老陈上个月从外地又购进了七只孔雀,孩子们知道了,天天叫着要上这儿来玩,这不,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了。"
胡先生口中说的"老陈"就是贵池区牛头山镇长丰社区的陈诚养殖厂的厂长陈业生。陈业生是长丰社区的一名普通农民,为了生活,为了致富,1985年,他携妻带子背井离乡来到贵池,承包了40多亩的白沙湖(现在的贵池区平天湖)渔塘养鱼,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尝尽了酸甜苦辣后积累了一笔不菲的资金,不仅在池州市区买了房子,还买了汽车,日子是过得红红火火。
富裕后的陈业生不忘其他乡亲,一想到村里无人种的荒田,还有那些找不到致富路子的乡里乡亲,他的心便会揪得很紧、很痛。 2001年初,他毅然拿出一笔资金,回到村里,把村里无人种的近百亩荒田承包下来,带着家人没日没夜地干,一锹土一锹泥地将这些荒田挖成渔塘。每年吸纳大量本地的固定工和季节工,近年来共吸纳安排当地剩余劳动力1000余名,仅支付农民工工资每年就达几万元。当问其原因时,陈业生谦虚地说:"我自己富了那不叫富,只有全村的人富了,我才是真正开辟了致富路。"他经常到在外打工的村民家,说服他们回村发展,把村里的荒田用起来。资金不够他拿,技术方面他手把手教,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好多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带着资金从外面回村开荒、挖塘养鱼…通过跟班学艺,许多乡亲掌握了养渔技术,不少人已另立门户。
以前靠天收的荒地现在都变成了"钱"地,村民们乐开了花,"要不是老陈,我们可能现在还在外给人打工呢,现在我们在自家地里挣钱,舒服、踏实。"村民王大哥笑着说。
近年来,随着"休闲农业"的兴起,陈业生的养殖致富路越走越宽,但他不满足现状,与时俱进改变以往单一养渔的模式,先后在厂房、渔塘道边种上桃、李、杏等果树,从外地购进数只孔雀,出资平整通往养殖厂的道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城里人现在喜欢在休闲时到农村游玩,采摘蔬菜瓜果、钓钓鱼、吃农家饭,"他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未来,他将着手成立家庭农场,让更多的人到农村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

编辑:小波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