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张家川县创新扶贫手段,建立贫困农民增收的“造血”机制,积极探索发展扶贫互助协会,通过扶贫互助协会为农村提供产业发展资金,取得了良好扶贫成效。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关山脚下的闫家乡车古村。这个村是张家川县东部的贫困村之一。2014年,车古村建立了村级产业发展扶贫互助协会,许多村民通过协会拿到了产业发展资金,逐步走上了致富道路。
马明学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养牛十余年,一直想扩大规模,可由于最开始缺少资金,他养殖的肉牛数量少,收益也少。2014年5月,通过申请,马明学很快获得了3万元的产业发展扶贫互助资金。“村里的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给我帮了大忙了,自从得到了贷款,我的肉牛饲养量由原来的7头增加到了11头,养殖收入也增加了2万元。”马明学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他的致富帐。
在扶贫互助协会的创建过程中,张家川县委、县政府给予高度重视。2014年,县财政投入1250万元,以东部马鹿、闫家、恭门等6个林缘区乡镇的25个村作为试点,重点围绕畜牧养殖产业,通过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规范实施,高标准组建了村级产业发展扶贫互助协会,开展基础母畜繁殖,助推贫困群众产业发展。
“通过‘政府拿,扶贫投、企业捐、会员缴,双联单位补’等多种形式,使每个村的互助资金达到100万元。村民如果需要资金扩大产业,不需要抵押,只需其他农户签字担保,头天申请,第三天就能拿到贷款了。”张家川县扶贫办副主任马晖对记者说。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张家川全县25个扶贫互助协会互助资金总量达到1828.6万元,发展会员1280人,扶持户达到633户,带动农户购进母牛、良种羊、马共4100多头。预计到今年年底,张家川县的扶贫互助协会将达到100个,资金总量达到3680万元,受益人口近4万人。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