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农民触电致富路宽

2015-04-28 09:34:31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郑州)  作者:SystemMaster

本报记者中原三农网记者黄红立通讯员王学新刘功银侯潇

本报讯 “未来,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4月27日,新安县职业高中电子技术部的办公室,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这一句话挂在墙上,十分醒目。

“不仅要培养电商人才,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也是该校的主要职能。”新安县商务局局长王保敏说,县里投资500万元,依托职高开设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依托这个平台,培训更多的农民触“电”。

2006年,新安县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新安县万福隆商品配送中心应运而生,配送中心连接着全县369个“农家店”。“这是新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最早雏形。”王保敏说,万福隆商品配送中心和369个“农家店”实现了农民的顺利“买进”,但是,优质农产品的“卖出”却一直是个难题。

1月17日,我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评审答辩会在省商务厅举行,新安县委书记王玉峰亲自上阵,经过现场答辩,专家评审,最终,新安县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示范县,成为洛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农产品买卖难,拓宽农民就业渠道,让农民打破常规思维,不用赶着毛驴上集市,坐在家里就能赚钱。”王玉峰说。

目前,新安县有网民15万人左右,电子商务企业(网店)超过700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37岁的杨国瑞算一个。今年年初,精通电脑的杨国瑞瞄上了农产品—柿饼。他试着从农户手中购买了一些柿饼在网上销售,不到两个月,就售出1000多斤柿饼,赚了8000多元钱。

“农村电商的起步,需要大量的平台支持。”王玉峰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将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县域网络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集政务、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体系和商品流通门户网站;在乡、镇建立综合服务站和物流网点,支持物流、快递企业网点设到乡镇;在每个行政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为村民提供网购网销等服务;支持动员和组织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农场主、种养大户、经销大户、农家乐等利用电商推销农副土特优产品,最终让农民与电商“亲密接触”,走上网络致富路。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