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唐山滦县大司营村:美了村庄鼓了腰包
进入滦县响嘡镇大司营村,就会发现该村一些道路的旁边,用黄色框线划出了一个个停车位。
农村停车还讲这规矩?“我们村不仅划了停车位,还建了停车场。”在村党支部书记王贵的带领下,我们在村民服务中心南侧果然看见了一座设施完备的大型停车场。“停车场占地400平方米,能同时供20多辆汽车停放。”王贵说。
大司营村只有172户、554口人。虽然是个小村庄,但该村北靠唐钢司家营铁矿矿区,南临省道平青公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村民不是在矿厂上班就是跑运输,逐渐走上了致富路,越来越多的村民购置了小轿车,随之而来的就是停车难。
“村子本来就不大,道路也很窄,过去存放十几辆大货车就把街道堵得满满的,现在又添置了好多小轿车,车子乱停乱放,不仅影响了村庄美观,还很容易引发争抢车位,造成纠纷。”王贵说,去年,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他们通过设置停车场和停车位,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
王贵介绍,村子是富了,可由于布局凌乱、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村民的幸福感并不强。去年他们借助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契机,收集整理村民意见建议,决定先从群众最关心的人居环境、生活设施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变村庄落后面貌,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过去很多人抱怨,屋里虽然干净了,但村庄环境很脏。”王贵介绍,他们就从整治环境卫生入手,不仅拆掉了有碍观瞻的破房、断墙,清理了垃圾,整修并拓宽了道路,而且对所有住宅进行了红顶改造,并在街道两旁栽植了大量的法桐、圣诞果树、金丝垂柳、核桃树,还有北美海棠、月季、鸢尾、金娃娃、萱草等植物,形成了乔、灌、花草立体绿化模式。去年以来,他们投资80万元,栽植乔灌木4万多株、花卉13万株、萱草5000平方米,初步实现了“村在林中、人在绿中”。
过去,该村农户用的是旱厕,又脏又臭,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传染疾病。为使改厕工作更符合实际,该村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有的改成了沼气式厕所,有的改成了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有的改成了双瓮漏斗式厕所。目前,全村建成沼气池68个,完成改厕252处。
在改厕中,该村还在唐山市人民医院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开发出防冻节水封闭型双瓮漏斗式厕所,这项技术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并在村中推广使用。在78岁的秦永家中,我们看到这种新式厕所外表上跟普通双瓮漏斗式厕所差不多。“其实,在便盆、贮水桶、冲水管、进粪管、过粪管的外部,都铺设了由泡沫制成的保温层,可抵御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还可实现高压冲水,更加省水。这套保温节水设备不贵,才50多块。”秦永说。
为谋划更多的致富产业,该村根据人多地少的实际,通过到乐亭、开平区半壁店参观学习,决定发展现代农业。村里组建了天缘花草苗木专业合作社,77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转出了110亩土地,建成了苗木花卉园区。园区东侧种植了雪松、黑松、樱花、太阳李、北美海棠等绿化苗木;西侧建起了大棚,种植了佛甲草、美人蕉等植物。在大棚内正为佛甲草喷水的村民夏莲芬说:“我今年64了,干不了重活,在这里管护这些花花草草,每天能拿到45元工资。另外,我每年还有每亩土地1000多元的流转费,日子过得很开心。”
“村民以土地入股建现代农业园区,干部则负责经营、销售。这不仅改变了村子缺乏集体经济的现状,也为村民就业和致富提供了新渠道。”王贵说,他们还谋划在村东河套地建设集养殖、垂钓、采摘为一体的千亩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区,现在已规划出肉蛋鸡散养区、奶牛“托牛所”、鲜果采摘区、垂钓园、休闲饮食区。“有了好的致富产业,才能让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王贵说。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