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合力攻坚突破发展瓶颈——岷县统筹推进全县整体脱贫致富纪略

2015-03-23 09:42:1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SystemMaster

合力攻坚突破发展瓶颈—岷县统筹推进全县整体脱贫致富纪略

本报通讯员 马明义

岷县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按照精准扶贫要求,着力破解制约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有力加快了全县整体脱贫致富步伐。

通过合力攻坚,岷县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28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减少贫困人口3.49万人,贫困面由38.64%缩小到了30.85%。

住进新房谋发展

白墙青瓦坡屋顶,朱门窗明庭院净。走进梅川镇永光、永星、车路等地震重灾村,一排排新建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家家户户门前贴着赞美幸福生活的对联。刚刚搬进新居的永光村村民白锦忠感慨地说:“告别了穷土窝,住上了新楼房,来年就能一心谋富了。”

岷县把灾后重建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科学规划、全力推进。建房过程中,除了按标准发放建房补助外,还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1.4万户贫困户发放建房贷款7亿多元,有效杜绝了贫困群众再次“因灾返贫”“因房返贫”现象的发生。

目前,岷县45758户重建户、35950户维修户已全部完成住房重建。灾后重建大幅提升了全县基础设施水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

精准对接拔“穷根”

中寨镇塔沟村村民后爱平想在镇里做肥料销售,但缺少一部分启动资金。驻村双联干部及时协调省信用联社为后爱平等4户有创业意向的群众发放小额贷款27万元。后爱平开心地说:“足不出村就能贷款,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创业了。”

岷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精准扶贫面临量大点多面宽的现实。为此,岷县按照“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的要求和“缺什么、帮什么”的原则,协调240多家双联单位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由640多名双联干部、包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追溯致贫根源、剖析面临现状、制定脱贫计划,实行定点定人定责扶贫。

2014年,全县共争取财政扶贫资金621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7项,发放各类惠农资金9.2亿元和各类小额担保贷款3700万元,不断实现每个贫困村有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有致富路子、每个贫困劳动力有致富技能的脱贫目标。

调整结构促增收

早春时节,拂晓时的岷县依然寒气袭人,但洮河岸边的“中国当归城”药材交易市场却热闹非凡。满载当归、黄芪的车辆从四面八方不断涌进,前来收购药材的客商络绎不绝。

岷县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规模化、多元化、机械化和标准化运作,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26万亩以上,实现产值19.8亿元,农民药材人均纯收入达2229元。

岷县还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西寨、十里等乡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形成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12个,有效带动了一大批种植户增收致富。同时,把畜草业和劳务输转作为促农增收的有效途径,结合整村推进等项目,建成养殖场(小区)41个,畜禽饲养总量达238万头(只),通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实现劳务收入12.08亿元。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