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已过,西北的天气依旧很冷。但在甘州区三闸镇韩家墩的温室蔬菜大棚里却是郁郁葱葱,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走进少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犹如一个绿色加工厂,到处弥漫着泥土与蔬菜的馨香。王少侠正忙着甘蓝、陇椒等各类菜苗的培育,为三、四月份移栽做准备。整整齐齐映入眼里的是10厘米高的辣椒苗,王少侠指着眼前一片菜畦告诉记者,那些小苗再过一个月左右就能栽到蔬菜棚室地里了。
三闸镇韩家墩村地处城区六公里,毗邻张掖火车站,交通运输便利。全村人口不到1400人,但人均耕地不到两亩。2014年在镇政府的支持和村委会的牵头下,张掖市甘州区少侠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三闸镇韩家墩村成立,流转了韩家墩6社、7社300亩土地,建成钢屋架大棚140座。种植的笋子、辣椒和西红柿等高原夏菜主要销往西安、西宁、广州等地。每个大棚纯利润在6千元左右,露地蔬菜每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有效的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
韩家墩村书记王少侠说:“我们合作社的钢屋架大棚140座,露地蔬菜200亩。主要种的是陇椒,西红柿,笋子,娃娃菜还有甘蓝。第一批三月底订植的笋子和甘蓝在五月就能上市,七月就能把种植的菜全部卖完。下一茬露地种的娃娃菜、棚里种的笋子八月头就能种在地里,十一月就能全部卖完,一年两茬菜。”
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订单农业,合作社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就解决了一大批周边农民的工作问题,打工人员在农闲时候到合作社打工,年收入过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周边百姓共同致富的热情和动力。
“我家的5亩多地都流转给合作社了,平时闲着就来合作社打工,一天80元,去年一年我就挣了两万多。”村民赵吉秀高兴的说。
四社的王萍萍并没有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们都是专业合作社附近的农民。我们家人多地少,为了照顾娃娃我也没有出去打工,就在专业合作社的菜棚里干活的了,去年一年收入也挺好。”
王少侠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时间短,基础薄, 2015年还要再建钢架大棚20座,完成去年没有完成任务。我们也积极对接市场,让种出来的菜能卖出去,让周边的老百姓感受到在家门口挣大钱的实惠和快乐,把全村的蔬菜种植做好,争取做到全镇高原夏菜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