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山讯在抚松县有这样一位支书,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个样子来,踏踏实实为村民们干几件实事儿。多年的工作不仅让他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还被广大村民交口称赞。他就是抚松镇中心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长贵。
2007年,马长贵被中心街村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2010年推选为党支部书记。马长贵上任时清醒地意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好村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村班子是影响全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党员干部是全村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抓好班子,管好干部,才能服务好群众。因此,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着力提高村干部、党员的整体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健全管理制度。他带领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走访,并召开村民座谈会,及时掌握、了解民情民意。
回填土方修建新村
解决78户拆迁村民居住问题
2009年,因高速建设,中心街村面临78户村民被拆迁的局面,为了解决这78户居民的居住问题,马长贵经过认真思考和调查研究,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中心街村南头外马路沟沟口的河滩地上建新村。在新村建设场地的回填和平整过程中,马长贵为了节约资金,四处奔走,到公路建设和居民楼建设场地找废弃料,争取到施工单位的支持。仅仅投资16.8万元,回填土方量却达到了6.7万立方米,为村集体节约资金160余万元,完成了38.7亩新村建设场地的回填和平整。
在村民建房过程中,马长贵更是起早贪黑,每天都在新村建设工地上。他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在建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村民出主意、想办法。在马长贵的努力下,新村供电、供水设施完善,修护村河坝500米,新村道路硬覆盖2600延长米。紧接着,马长贵又带领党员干部完成了占地5亩,建筑面积为343平方米的村部建设。2012年,马长贵带领村民,建成了261平方米的中心街村文化活动教育培训中心,以及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还修建了50延长米的文化长廊。新建垃圾处理厂1处,垃圾分散处理点14个。如今,新村内道路平整,房屋规划整齐,绿树、青草油油,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多种经营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2万
中心街村是城边村,长期以来种粮是村民的唯一收入来源,生活十分贫困。马长贵根据本村实际特点,积极为村民谋划生产生活,根据不同时机,制定发家致富思路。他针对本村劳动力现状,筹集资金60万元,召集村内剩余劳动力,带头创办汽车运输队致富项目,带领10户村民发展致富。几年来,村里先后购置了钩机、翻斗车等机械设备,采取对外承揽工程,对内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年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他们还实行合作联营,建设占地面积50亩的长白山林下乌干天麻繁育示范基地,集体收益达100万元以上,争取扶持资金200余万元,兴办标准化畜禽养殖和现代乡村休闲游于一体的循环经济项目,全力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如今的中心街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2万元。
2013年开始,在村集体经济逐渐提高之时,马长贵又组织了村干部在过年的时候,到70岁以上的村民家中发红包。马长贵说,今年村集体经济又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年过年时,他们打算将发放红包的居民范围扩大到60岁以上。
铺设饮水管道3500余米
解决12户村民吃水难问题
马长贵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开,并且24小时开机,当村民遇到困难,只要接到来电,他从不推诿,从不耽搁。2008年,中心街村一个村民在回家的路上被撞受伤,其家人万分着急。正在住院输液的马长贵得知后,一手输液,一手拿起手机通知村干部。他自己则不顾医生的劝阻,提着输液瓶赶到现场。他多方协商,顺利为这位村民解决了交通伤害的赔偿事宜;村中有三户村民常年居住泥草房,并已成危房,马长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解决这三户村民的居住问题,他东奔西走,多方操劳,最终在不动用村部资金的情况下,顺利为其解决了他们的泥草房改建事宜,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2013年秋天,马长贵为解决前山果园附近12户村民的生活用水困难问题,他带领村民上山工作了整整15天,铺设饮水管道3500余米,彻底解决了12户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他还主动带头并号召拥有一定致富能力的12名党员,对贫困村民进行帮扶,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