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兴隆堡镇桑田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农户们正在“打唠”今年的计划。话语间传出农户们丰收的喜悦之情……玉米种植农户刘少军兴奋地说:“我是去年加入桑田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只入股30亩地,真没想到加入合作社后,不仅省心、省力,还能赚大钱,今年我决定把剩下的几十亩地全部入股合作社。说句实在话,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就是好!”
为适应市场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减少农业投入和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012年末,田凤芝组织成立了桑田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由农民自愿入股参加。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为农民着想、替农民分忧、互利共赢”的办社原则,采取股份合作制吸纳农户入股,一手抓业务经营,一手抓组织建设,带动引领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合作社入社农户发展到130户,经营土地面积达到2730亩,通过提高粮食总产直接带动社员户均增收近2000元,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间接带动户均增收近万元。
田凤芝,今年53岁,毕业于辽宁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2013年,桑田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在田凤芝带领下开始正式运营,以700元/亩的价格把土地从农户手中租来,在运营的同时,还承接了县政府的滴水节灌工程,合作社从整地、播种、打药到收割都是机械作业,亩成本合计480元,全年亩收1243元,去除地租金每亩700元、费用每亩480元,每亩净利93元,这样300亩地可净剩27900元。就这样,从最早加入合作社的20几户社员发展到130多户。田凤芝是个想干事就把事情干到底的人,她总结2013年的工作经验,为了达到利益共享的目标,实行股份制形式运行,让农民以土地入股,每亩500元为一股,以技术、化肥、农药、种子、机械为股份,每亩450元为一股,总合计每股投资950元。全程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收入可达到950-1100元/亩,利润是扣除每亩成本950元后,盈余部分合作社和社员各50%。收入到1100-1300元/亩时,扣除每亩成本950元后,盈余部分利润分配是社员占60%,合作社占40%。收入在1300元/亩以上,不封顶,利润分配是扣除每亩成本950元后。盈余部分利润分配时社员占70%,合作社占30%。这样不仅要求强化技术统一指导,还要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在全村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提升了产业发展质量,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桑田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农户利益至上的原则,真正实现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发展目标。合作社涉及的较大财务事项和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均由社员代表做出表决,合作社的领导时刻接受社员的监督。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办事,加强财务管理,积极探索内部管理机制。大胆推行股份合作制、成员入股等办法,建立了权责清楚、产权明晰的管理体制,为合作社的规范及长远发展搭建了平台。
桑田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始终把社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盯紧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品种,以创造效益最大化。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合作社办出特色,吸引外乡、外村的农民入社,使合作社发展壮大。实施科技战略,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经验,以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依托,以各大种业公司和肥业公司为依靠,抢占高地。
采访结束时,田凤芝春风满面地说:“合作社是一个团体组织,拥有很大面积集中的土地和资本,而且管理人员比较集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灵活。桑田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势头很好,2015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宽玉米种植面积,计划发展到5000亩,其中土地入股面积3500亩,代耕代收面积1500亩。同时,继续拓展销售市场,保证玉米产品卖得出去,能卖好价,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