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是人大代表也是致富能手 他带动2800余农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

2015-01-08 09:21:42  来源:华龙网  作者:

既是致富达人,又是市人大代表,张成生的肩上担负起了更多社会责任。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在重庆云阳县农坝镇,提到张成生的名字,当地人都知晓。张成生的名气,不仅源于他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更源于他开办公司,带领村民们种植野生乌天麻致富。在其帮助下,边远村通了电,农村道路得到硬化。村民们说,这个人大代表送来的不仅是票子,还有便利。

带动2800余农户种植乌天麻 户均增收5100元

天麻素含量高达1.64%,是国家标准的8.2倍,位居全国榜首,这种优质乌天麻,出自张成生的公司。种植乌天麻前,张成生在做中药材生意。他发现,由于乌天麻形态好、质量优,市场价格往往高于红天麻、黄天麻三四倍。1999年,张成生回到老家,尝试种植乌天麻。通过7年试验,栽培终于成功,并通过药检部门检测。

乌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越高,药用价值就越高,自然就越值钱。自己荷包鼓了,张成生并没忘记乡邻。他成立起中药材公司和合作社,搭建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计划带动当地村民种植致富。

“每周都要抽出一天,到农户家里沟通。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张成生表示,农户加入合作社后,不仅能免费领到乌天麻种子,还能享受技术培训。按照统一标准种植后,公司还会负责销售。

他算了算,目前,包括乌天麻在内,公司培育的野生中药材达到1.4万余亩,吸引2880户农户加入,和过去相比,户均增收5100元:“公司有个乌天麻野生培育基地,今年计划新扩建4000余亩,到2017年,基地将达到3万亩。到时候,能带动6000户农户增收。”

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张成生还筹划着,打造一个乌天麻深加工厂,与市中药研究院共同研发、加工乌天麻口服液、麻胶囊、含片等产品。他表示,投产后,工厂每年可初制1800吨产品,投资见效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又可以帮助160人解决就业。

关注农村发展 当人大代表就是要为民办实事

除了致富达人,2012年,张成生又多了个身份,市四届人大代表:“这个身份,让我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作为人大代表,就应该多走访,到群众中了解问题。”

去年,有村民向他反映,农坝镇硐坪村通往镇上的道路颠簸不平,需要维修。赶到现场后,张成生发现,路不平不说,还有很多陡坡弯急,很多小型车都不敢过。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发展山区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张成生说,不仅是硐坪村,这样的问题,很多村都曾遭遇。尽管县里加快建设,基本实现了村村通道路目标,但多是重建设,轻管理。有的疏于养护,路面已是坑坑洼洼,致使车辆行驶颠簸不堪。部分车辆还超员、超载行驶,加快了道路磨损。

为此,他提出了《关于特色产业村道路硬化的建议》,建议政府在村村通道路修建中,有规划地实现山村道路标准化,并进行公路硬化,打通交通命脉,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开通农村村级公交线路、发展生态旅游、扶持特色产业品牌,在提交建议的同时,张成生还将目光投向受灾群众、孤寡老人、退休职工等群体,常是出钱又出精力。他笑称,自己这张老面孔,怕是镇里800多号人都认得。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