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共同致富“领头羊”

2014-12-31 10:05:01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曾经是靠吃政府救济的贫困户,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曾经是单打独斗的散兵,现在是一个注册资金达600余万元、年利润150万元的农牧民施工队负责人;曾经的农家子弟,现在成为贡嘎县政协常委。

今年50岁的普布次仁,是贡嘎县政协常委、吉雄镇扎庆社区致富带头人。回首往事,普布次仁感慨万千:“一步步走来,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永不服输的奋斗者

1964年,普布次仁出生在贡嘎县吉雄镇扎庆社区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是年年吃政府救济的贫困户。困难的家庭环境磨炼了普布次仁永不服输的性格,他立志发家致富,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1978年,14岁的普布次仁第一次离开村子去外地打工,不到几年的时间,他就用自己的收入所得在县城开了一家茶馆,开始了小本经营。

2007年,普布次仁注册成立了一家注册资金50万元的农牧民施工队。

“大家信任我,我当然要认真干好每一项工程。”靠诚信经营、踏实肯干,普布次仁的农牧民施工队生意越来越红火,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承建的贡嘎县甲竹林镇甲日村、东拉乡广嘎村等村级道路和江塘镇江塘村、岗堆镇乃萨村的安居房、水渠等各项工程也以质量可靠得到大家的认可。

截至目前,普布次仁的农牧民施工队注册资金达到了600余万元,年利润150万元,是扎庆社区有名的致富能手。

群众身边的“及时雨”

脱贫致富的普布次仁并没有忘记,还有许多乡亲生活并不富裕,助人为乐、帮贫扶弱成为他的新目标。

扎庆社区5组的达嘎老人的住房多处裂缝,普布次仁出资4万元帮老人盖了新房;2组的央金盖房他出资2万元;3组的嘎多盖房他出资1万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甲竹林镇甲日村7组的单增因家庭困难即将辍学,有着同样经历的他感同身受,从2007年至今,他每年拿出5000元用于支付单增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用。

普布次仁认为,扶贫济困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经常为社区贫困户捐款、捐物,逢年过节,还为社区群众捐赠大米、清油及肉类等物。

自2009年以来,普布次仁用于帮扶困难群众的钱物价值超过10万元,成为了社区的“及时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必须从源头上予以支持,让他们有能力、有信心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奔小康。”普布次仁心中萌发帮助乡亲们致富的念头,

在普布次仁的帮助下,扎庆社区有10户居民买了装载,每户年均收入达6万元;有15户群众在他的施工队工作,每户年均创收达4万元,普布次仁还动员附近群众来他的施工队学习建筑技术,介绍年轻小伙子到外面打工,拓宽了群众的致富路子,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维护团结的“急先锋”

富裕起来的普布次仁深知,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现在的幸福生活。

2013年,扎庆社区举办“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普布次仁现身说法,带头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还主动与社区驻村工作队协商,出资2000元作为驻村工作队组织入户宣讲经费,让社区群众认识“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真正懂得“惠在何处、惠从何来”。

为加强与驻地部队的血肉联系。2010年初,普布次仁主动与部队联系,还将自己从社区租来的15座温室大棚免费提供给驻地部队使用,彻底解决了部队官兵吃菜难问题。

2013年4月,普布次仁免费向部队提供了水泥、沙石料等近17万余元的建筑材料,使部队营区道路建设工程以较低成本顺利完工,受到驻地部队官兵的广泛赞誉。

普布次仁还是社区军地之间、军民之间的“义务联络员”。在他的沟通、协调下,部队经常派出官兵帮助社区群众从事农牧业生产。社区开展重大活动时,部队都会派官兵参与升国旗、维稳备勤等工作。除此之外,部队还经常慰问社区党员、贫困群众,如今,普布次仁已成为社区与驻地部队“汉藏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急先锋”。

正是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勤奋努力,普布次仁从一个贫困家庭的农家子弟,成长为贡嘎县政协常委、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富裕起来的他用真情和行动感染着身边的群众,带领当地群众奔走在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