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熊屋村 诚信制种致富村民 人畜分离美化环境

2014-12-24 14:32:0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熊屋村实现人畜分离,卫生状况优良,是“省生态卫生村”。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对连州市保安镇熊屋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视察时,对熊屋村在经济发展、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特别是民主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个仅有71户农家的小山村,缘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得到中央领导的赞许?记者通过采访发现,熊屋村在社会管理上,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带动村民致富方面,30多年该村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制出来的种子无论别的商家出多高的价格收购,村民始终会把种子卖给原来说好的公司。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该村不仅通过接力保洁,连续25年保持入村道路整洁,屋前屋后干净,还集中圈养禽畜,实现100%的人畜分离。

理事会“理”出农村新气象

说到熊屋村民理事会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村里要引入自来水,需要一笔不菲的投入,但村集体筹集的资金不足,大家商量后,决定由各农户筹足余款,并投入劳力参与自来水引进工程。不过,人多心杂,有的村民愿意干,有的村民则不愿出钱出力。

最后,当时刚刚师范毕业、现年62岁的理事长熊美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分头做自己家族和亲属的思想工作。由于具有亲缘关系,加上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平时在村民当中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声望,工作很快就做通了。熊屋村也因此成为最早用上自来水的农村之一。

1989年,有老板到熊屋村投资兴建小水电站,合同约定,村每年可从水电站取得固定收入,合作期满后电站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当时也有人反对,村里便照搬1987年引自来水时的经验,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电站得以顺利修建。到2013年1月电站收归村里,光电站一项熊屋村集体的纯收入就有十几万元。

熊美利表示,通过这两件事后,熊屋村民理事会的雏形就基本形成了。“理事会成员都是民主选出来的,由每房的村民选出本房最有威望的人来担任理事会成员,代表本房人的利益参与村中事务管理。”既是熊屋村出纳同时也是村民理事会成员的熊任安告诉记者。

村民理事会形成之后,对于该村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旧建筑拆迁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时,由于涉及到村长弟弟家门口的通路,所以他提出不合理要求并借故阻扰。“村长去做工作也不肯支持,反而演化成了兄弟间的纠纷。后来,我亲自上门去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他弟弟做出了让步。”理事长熊美利告诉记者,正是村民理事会发挥了作用,才让纠纷得以化解。

“熊屋村能将村中事物处理得这么好,最主要是三驾马车同时发力,特别是村民理事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保安镇党委副书记黄育平评价说。

诚信制种成就农业富裕村

今年4月26日,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一行在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清远市委副书记梁志强、连州市委书记黄裕团等陪同下,前往保安镇熊屋村考察村民治理、新农村建设等情况。调研中,陈锡文得知熊屋村村民30多年来靠制种致富,有时候别的商家出高价收购,但该村讲诚信守信用,还是把种子卖给原来说好的公司后大为称赞,认为熊屋村“诚信经营的做法非常好”。

2012年春节前夕,80多亩地的种子还没收购,广东省某蔬菜种子公司负责人老李就提前把20多万元交给熊屋村村民。难道不怕村民把种子卖给别人?对此老李说,熊屋村最讲信用,公司和熊屋村合作了25年,从没有发生过违约事情,一百个放心。“我们选择与熊屋村合作这么多年,不仅是该村种子质量好,更重要的是村民守信用,只要签了合同,不管其他商家如何高价收购,他们都严格按照合同供货给种子公司。”

此话不假,20多年来有人前往该村高价收购种子的情况屡见不鲜,但全村村民没有人违反合约。2011年苦瓜种子70元一斤,有商家找到熊芬政,表示愿意以85元一斤收购,被拒绝了。“不讲信用赚多几千元,但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熊芬政说。

赢得客商赞誉,村民们也由此致富奔康。目前,熊屋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连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家家住上了水泥楼房,成为连州市闻名的特色农业富裕村。

接力保洁实现100%人畜分离

“处理好农村垃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就谈不上幸福生活。”连州市委书记黄裕团多次强调。提起处理农村环境卫生方面,熊屋村是个中典范。

每天早上7点半,天刚亮,家住在熊屋村,40来岁的张美连就已经拿着扫帚在村里打扫起来。从入村主干道、村中祠堂、小巷子,再到村口操场公园,张美连一扫就是3个小时以上。这样的情形,在熊屋村已持续了28年之久。从1986年开始,28年来,在数位村民的接力保洁下,熊屋村保持着入村道路整洁,屋前屋后干净。

更让人佩服的是,在熊屋村走家入户中,闻不到禽畜异味。记者发现村民家中前后均无猪圈牛舍,村中的禽畜被集中圈养在村边的“禽畜集中养殖场”里,实现了100%的人畜分离,这在当下农村并不多见。

村长熊信贵告诉记者,村子设有保洁员后,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观,但由于受传统的农家生活习惯影响,村民还是把猪牛等禽畜养在屋旁,既影响了空气,又造成村道二次污染。

为改变这一传统的养殖方式,2007年,该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取了上级20多万元经费支持,加上每户筹集2000元,于2008年建成了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禽畜集中养殖场”。72户村民户均分到20平方米的栏舍,一举解决了圈养猪牛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熊屋村村巷道已经全部实现硬底化,建成2400平方米的停车场、篮球场和500平方米的游泳池,修建了5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专用垃圾屋,形成了优美的人居环境。由此,熊屋村的卫生状况再上一层楼,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08年,熊屋村获得“省生态卫生村”殊荣。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