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不等不靠 让致富路在脚下延伸

2014-12-22 10:17: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成都)
“呜呜、呜呜……”振动机在水泥石子砂浆上,发出刺耳的声音。施工单位正在浇筑水泥路面,每向前推进一步,就有10多名筹资群众监督工程质量。“铺筑这条2公里多长的组道,50多万元的资金全是十一组和十五组受益村民筹集的,在全村30多公里的村组道路中,这是第一条铺筑水泥路面的,人平筹资达到了1700元,村民是下了决心的。”12月18日,在现场监督工程质量的荣县留佳镇八角村党支部书记何志平告诉记者。

这两个生产小组人平筹资1700元修公路,是荣县近几年来人平筹资金额最多、累计筹资金额最大的。村民为啥愿意花血本修路呢?“2008年和2009年持续雨季又遇下雪,储藏在家的椪柑根本无法运出去卖,我家这两年就损失了2万多块钱,盼望修路但又没有项目资金,只有靠大家筹集了噻!”老党员张清德道出筹资缘由。

“水泥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卖柑橘就方便了!”正请人帮忙选果分级储存椪柑的十一组村民董道远高兴地说。董道远一家3口共筹了5100元钱。“最让我感动的是,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讨论修路筹资后,我们组的低保户杨有彬,也缴了筹资款8000多元,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十一组组长张祖根介绍说。

“3米宽、18公分厚,拉着尺子量的;两箢篼河沙、两箢篼石子、两包水泥,标号高哟,我们看到整的。这个乐山来的赵老板干工程讲良心,村里找的老板找好了。”张清德在现场说。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镇村干部下乡征求群众意见,发现这两个组的村民有修路的强烈愿望。通过召开4次村民大会讨论,村民愿意自筹资金修路。我们村干部,虽然不受益,但为了支持修路,每个人都筹了一点。”村支书何志平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该村十一组和十五组位于井研、犍为、荣县三地交界的地方,离镇政府就有14公里多,椪柑是这个村和这两个组的主打产业,2008年和2009年持续雨季又遇下雪,由于道路不畅,造成全村烂掉了几百万斤椪柑,村民损失100多万元,仅十一组和十五组村民就损失了20多万元。

不靠不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这2公里多水泥路铺筑好后,受益的不仅是这两个组的村民,还有周边的300多名村民。”镇党委书记杨农田对记者说。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