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实行“六个统一” 带动农户致富(组图)

2014-12-19 11:52:29  来源:湖南日报
湘西黄牛养殖场全景图。
湘西黄牛养殖场全景图。
德农公司大门。
德农公司大门。

田科虎 高春石 邓享棋

湘西花垣德农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运用“公司+合作社+家庭牧场”的经营模式,组织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湘西黄牛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条件的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公司增产的“三增”目标。

“德农模式”的主要做法

湖南德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是一家以湘西黄牛保种、选育、扩繁、加工为主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3年公司实现总产值1.52亿元,利润5280万元。

目前,公司致力于湘西黄牛的保护与开发,已成为了中西部地区最大规模的黄牛养殖基地,是中科院、湖南农大、省畜牧研究所的产学研基地。

1、建立“7+1”经营模式。公司建立了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的“7+1”(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科技+保险+金融)经营模式。公司、合作社和农户定位十分明确,公司只做公司擅长的事,不替代农户,主要负责基地示范、能繁母牛、养殖保险、防疫防控、选育配种、技术服务、提供贷款担保资金、标准育肥、屠宰加工、制定标准对接市场、订单回收和协调技术部门对养殖户组织培训、管理、监管和科技创新;合作社负责完成公司布置的培训、服务、发展农户任务和配种防疫治病等工作;养殖户负责提供放养条件,按规定标准养牛,农户只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养殖的具体事务中去。

2、形成“六统一”运行机制。按照“六个统一”(统一检疫防控、统一科学选育配种、统一培训标准养殖技术、统一养殖保险、统一订单回购销售、统一实行可追溯标识管理)的标准管理,在全国首创一种新的“德农家庭牧场养殖模式”,即:公司将自有能繁母牛委托给农户养殖,统一饲养标准,提供统一贷款担保和受孕的能繁母牛,免费建设统一标准的牛舍,且提供必要的住宿等生活条件,提供统一配种防疫等技术服务,统一为母牛购买保险,统一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农户按照公司要求提供场地、以家庭劳力为主组织开展黄牛养殖。目前有两种合作形式:一是家庭牧场代养模式。公司根据农户意愿,签订3—5年委托代养合同,公司将配好种的母牛交给农户代养,公司投入近10万元统一给农户建设好牛舍和农户宿舍,免费提供防疫、保险、配种、回收和培训等服务。农户投入劳力、土地和荒山,每户代养规模一般在30头,以放养为主,每头母牛代养费4000元,费用按月拨付;生下的牛仔也给农户代养,牛犊饲养到8-12个月时由公司回收,每头牛仔代养费2000元,农户代养没有任何风险。二是家庭牧场自养模式。与代养户一样,母牛、牛舍及技术都由公司提供,区别在于没有代养费,所生牛仔归农户所有,饲养到8-12个月后,由公司以高于市价从农户手中回购。相比较于代养户,自养农户投入较大、但效益较高。

3、实行“精细化”考评奖励办法。公司通过合作社对家庭牧场实行分片管户包干管理制,包选址、包生产、包支持、包服务、包监管、包成效。公司对合作社在发展家庭牧场数量、黄牛存活率和回收率等3个方面进行考核。公司为合作社提供经费保障和必需的工作条件,对合作社下达年度发展家庭牧场120多家,黄牛存活率达到95%,回收率达到100%的目标任务。对不能完成任务的,扣减保底工资和奖金。合作社对家庭牧场进行具体考评,按三个标准分三类对进行评比:一类:受孕率95%以上,产仔率93%以上,成活率90%以上;二类:受孕率90%—95%,产仔率87%—93%,成活率85%—90%;三类:受孕率80%以下,产仔率78%以下,成活率75%以下。对一二类年终予以奖励。

“德农模式”的主要成效

1、带动了农户脱贫致富。公司坚持服务于民、让利于民的原则,带领农民养殖黄牛,真正使湘西黄牛产业成为湘西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产业。目前,公司代养农户已有101家,公司共投放3000多头能繁母牛,预计每年能帮助农户增收1300万元。如德农牧业麻栗场镇生态养殖农场二分场场主龙文超是代养户,今年52岁,是第一代农民工,他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自己不要投入一分钱,就可以在家就近就地创业。他和媳妇两人承包2亩地,从公司免费领取牧草种子种牧草,不到一年的时间,母牛就下了30个牛仔,意外死亡2条,现有牛犊28头。初步算一下,一年总收入有17.6万元,除去买肥料、兽药和季节性请工等成本6万多元,年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
2、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德农家庭牧场养殖模式”实用且接地气,既有效保障了公司的牛源,又帮助了企业增效。据公司董事长严德忠介绍,目前,公司一年可育肥7000多头,委托农户代养自养有1.5万多头,公司近年来实现了滚动式发展,2012年公司基地存栏能繁母牛4286头,2013年发展到8428头,如保持这种发展速度,2015年预计公司生产总值可达5亿元。公司除了自身发展获利外,家庭牧场也是公司创收的主要来源。他粗略地算了一下账,一个家庭牧场一年代养30头母牛,按两年内生牛仔25头计算,小牛交公司后,一般育肥3个月就可以出栏,育肥成本大概为1350元,加上一头母牛和牛仔的代养费6000元,共7350元,一头牛折合300斤肉,按58元/斤计算,收益为1.8万元,扣除育肥和其他成本约1.12万元,平均一头牛可创利7000多元。一个家庭牧场可为公司创利35万元以上。现有的101户家庭牧场一年就可为公司创利3500多万元。同时,农户放养的黄牛品质好且繁殖率高,分散养殖模式降低了公司风险,一旦出现疫情,不会影响整个产业。

3、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德农模式”定位精准、分工合理、管理科学,做到了养殖在户、服务在社、加工在企,延伸了黄牛产业链条。特别是随着“德农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的逐步完善,既确保了公司有稳定的牛源基地,又让农民分享到了肉牛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收益,调动了农民养殖黄牛的积极性,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通过该模式的带动发展,当地湘西黄牛的饲养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在全省肉牛存栏量下滑的情况下,2013年花垣县湘西黄牛的发展数量达到4.12万头,增长了5%。


编辑:张国庆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